這并不是夸張,而是鄧剛的心里真實想法。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雖然在這個領域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從來都沒有小看過別人,或者是生出自己才是這個專業領域第一人的念頭。
此刻,就真正地印證了這句話。
“王院士,沒想到你對空氣動力學還有這么深的造詣,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雖然交流的時間不長,但是你給我的感覺,完全不亞于這個領域的資深專家。”
“王院士,莫非你對于這方面也很感興趣,不然的話,不應該這么了解,還有這么深的造詣。”
“要是王院士真的感興趣的話,我倒是能幫上一點小忙。”
鄧剛院士略帶興奮地自我推薦起來。
之前,鄧剛還只是抱著以后有什么問題了,需要數學家幫忙,就找王東來的想法。
但是現在,他的想法變了。
與其這么麻煩,還不如直接把王東來變成自己的同事。
王東來笑著說道:“鄧院士,說實話,我還真的對這方面挺感興趣的,我還成立了一家民營火箭航天公司,準備研發一艘自己設計的的航天火箭出來。”
鄧剛聞言,眼睛頓時瞪大了一點。
過了一會兒,鄧剛院士才豎著大拇指說道:“王院士,你這個想法真的是……”
說到最后,鄧剛院士也不知道拿什么形容詞來形容。
而就在這個時候,也快到了典禮開始,眾人開始進場。
王東來也就和鄧剛院士沒有繼續聊下去,而是約好等儀式結束后,后面再聊聊。
進了學術會堂之后,眾人按照各自安排好的座位依次坐下。
很快,中科院的院長楊言進入會場。
流程很快開始,楊言作為中科院院長進行開幕講話。
講話內容并不多,也沒有太多的廢話。
短短幾分鐘講完之后,就到了頒發院士證書的環節。
六十多位院士,一個接著一個的登臺,接過院士證書。
整個過程充滿了肅穆莊嚴。
畢竟這可是院士,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
全國,滿打滿算,加起來也才破千。
可想而知,這個榮譽有多么的難得。
在臺下新聞媒體鏡頭的拍攝下,每一個院士都留下了值得珍藏的光輝時刻。
“
隨著主持人的呼喊,王東來從座位上站起來,腳步輕盈地走上臺去。
毫無半點緊張之色,也沒有半分拘束。
楊言看著走上臺的王東來,眼神里面頗為復雜。
看到王東來,他就想起了自己對王東來說的話。
現在看來,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院士評選是有流程的。
楊言也是參與院士評選了的,所以他很清楚,之前的名單里面,根本就沒有王東來。
但是,王東來的名單還是出現在了最后的名單里面。
這代表著什么,楊言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