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王東來有這么多的學術榮譽傍身,一個院士身份根本不為過。
但是為什么沒有被評選上,原因他也知道。
之前,為了拉攏王東來,楊言提出愿意在院士評選上出力,幫助王東來獲得院士榮譽。
這是真話,但是藏在真話里的真實原因卻是楊言知道,以王東來的學術成就,遲早都會成為院士的。
所以,他這么做穩賺不賠。
但他卻沒有想到,王東來會拒絕自己。
短短的幾個呼吸的功夫,楊言心里就想了很多。
直到王東來站到了他面前,他才反應過來。
拿過王東來的院士證書,帶著笑意地恭喜著王東來,并說道:“恭喜你,王院士。”
“獲得院士身份,只是一個開始,你這么年輕,未來還有無限多的可能,希望你以后能夠有更多更偉大的成果,為國家做出更多的科學貢獻!”
王東來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我會的!”
說著,就從楊言的手里接過院士證書。
這一刻,王東來只覺得手里輕飄飄的證書重若千鈞。
這不僅僅是一張證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它代表著王東來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即將面對一個嶄新的開始。
時間一點點流逝。
所有的院士證書頒發完畢,這一次的典禮儀式也就差不多了。
只不過,后面還有一個專屬于新晉院士的座談會。
等到座談會結束,就算是徹底結束了。
座談會被安排在了下午。
所以眾人在學術會堂里合影拍照之后,就可以暫時休息,等著參加下午的座談會。
原先的院士新增,組織一直都很關注,但是并沒有多少學術圈之外的人關注。
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
得益于王東來國內最年輕的院士這個噱頭,這一次的院士頒證可謂是吸足了眼球。
所以,中科院也與時俱進了一把。
配合著總臺,將院士頒證儀式的視頻片段和圖片,以及最后的眾人合影拍照,一齊發了出去。
這一發,就頓時在網上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熱度。
各大網站,以及各大平臺紛紛將此事列為榜首,熱度驚人。
而在這個新聞
原因呢,倒也很簡單。
之前,眾人對于最年輕的院士,也只是口頭上的言辭,并沒有什么直觀的印象。
但是當合影拍照放出來之后,眾人就直觀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一張合影拍照,里面擠著七十多人。
如果不放大的話,連人臉興許都看不清。
然而就算是這樣,看到這張照片的第一印象,就是王東來這張異常年輕的臉。
在一群五六十歲的人群里面,王東來這個才二十一歲的年輕人,那簡直就是年輕的過分。
格外的突出,帶給所有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
如果不是知道王東來的身份,加上王東來的位置還在中間,恐怕看到這張圖片的時候,還會有人把王東來當成誤入鏡頭的大學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