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聽著的一位院士頓時聽不下去了,當即就出聲反駁說道:“王院士,我認為你定下來的這個時間根本不現實,也不科學。”“一年內定型,三年部署,這根本就是在開玩笑!”
“我們從殲20開始舉例,殲20的設計方案是在上個世紀提出的,但是到今年才正式出現在軍事展覽會上面。”
“可就算是這樣,殲20依然還需要不斷地更新迭代,加載更為先進的武器技術。”
“這一點,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能清楚。”
“剛才,王院士提到的六代機,一些設想確實很先進,但是先進的同時,也必然代表著技術上的困難。”
“之前,王院士也說過,一款戰斗機的研發投入少則幾百億,多則上千億,這么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是容不得出現差錯的。”
“一年內定型,在我看來,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隨著這位院士說完,其他的幾位院士也跟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就連鄧濤也準備給王東來科普一下戰斗機的研發工作。
但是,還不等鄧濤出聲,胡首長就率先說道:“王院士,我能問問,你為什么會定下一年這個時間的”
“換句話說,你覺得一年內可以完成定型的信心何來”
王東來看了一眼之前出聲的院士,再看看鄧濤,最后才看向胡首長。
臉上的笑意半點不減,出聲說道:“那我就簡單說說,如果我說的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都能夠多多指教。”
“六代機戰斗機能否實現的核心在于武器和發動機,發動機這方面,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一直都是我國航空的短板,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是我們的基礎學科起步晚,基礎薄弱,專業人才少等等,這些就不必再提。”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我渦扇-10發動機根本無法滿足殲-20的超機動性和超聲速巡航需求,這一點,我雖然沒有見過,但是也能從各項數據上分析出。”
“第四代的渦扇-15大推力發動機標志著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已經進入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強國,但還算不上是最為先進的。”
“這一點,作為獨立研發出‘力士’號發動機的我,我覺得我是有這個資格和底氣說這個話的,我想諸位也都應該沒有什么意見吧”
王東來說著,目光環視眾人。
眾人沒有出聲反駁,紛紛默認下來。
“六代機的發動機,確實是一個難題,但那是對于別人而言,對于我來說,并非如此。”
“那么接下來就是武器了,戰斗機攜帶的武器,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有那些的炮彈,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
“而我卻有一個不同的意見,六代機是跨越一個時代的產品,是更為先進,更為科學的一款產品。”
“我認為在六代機上應該搭載激光武器,激光武器的殺傷原理就是燒蝕破壞飛機的結構和光電器件,飛機殼體一般都是熔點在1500c的鋁合金,破壞臨界值為110千瓦/平方厘米,100千瓦二氧化碳激光器5千米內的單個脈沖功率密度在100千瓦10兆瓦/平方厘米之間。”
“假設機載激光器達到一立方米的體積和2噸重量輸出功率,就能達到100千瓦,一秒內就可以破壞510千米范圍內的飛機蒙皮。”
“另外,激光武器光學鏡頭可以向各個方向發射激光束,無需機動飛行也可以將敵機納入攻擊范圍,所以六代機不再需要近距離格斗,航炮和紅外制導空空導彈可能會徹底消失!”
“不,是一定會消失,因為它們在激光武器面前,毫無半點用處,只是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