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東來回復了齊工指出的問題之后,會議室的氣氛就變得緊張起來。
畢竟,齊工乃是航天科工的專家。
來銀河科技,也是為了完成技術合作。
王東來這么不給面子,自然是讓人不禁有些擔心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影響到合作。
出現這樣的念頭也算是正常的。
畢竟,在大部分的心里,像是齊工這樣帶有官方身份的專家,就像是披了一層金身一樣。
很少有人會和這些人發生矛盾。
然而。
王東來就這么做了。
絲毫不給面子。
看著齊工難看的臉色,鄭工這個時候出面打起了圓場。
“王院士,我這里有一份月球熔巖管基地建設方案,你不妨先看看”
說著,鄭工就拿出了一份設計方案出來。
既然是合作,雙方都要拿出自己的誠意。
銀河科技在這次合作過程中,需要對兩大航天集團,放開數據參數和實驗過程,允許兩大航天集團的工作人員全程參與。
而兩大航天集團自然也要付出一些東西。
鄭工所在的航天科技,拿出來的東西就是登月探測器的一些技術,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方案,另外便是全力支持銀河科技的航天任務。
像是火箭制造的一些原材料和流程,都由兩大航天集團進行保駕護航。
就連火箭發射,也專門安排了時間,來保證銀河科技的航天任務可以圓滿完成。
接過鄭工手里的月球基地建設方案,王東來仔細地看了起來。
對于這份航天科技的月球基地建設方案,他還是很感興趣的。
畢竟怎么說都是國家隊,能人輩出,這么多年發展,不可能沒有什么成果。
打開方案之后,王東來以極快的速度就查看了起來。
對于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有很多人都這么想過。
白頭鷹聯邦自然也不意外,也做過很多的技術預案。
想要做到這一點,要解決的難題不在少數。
根據這半個多世紀以來,積累的各國探月經驗表明,月球的巖土地質條件和地球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可是在地球上搞基建的經驗很明顯不可能照搬到月球上面。
根據科學家的分析,月球地下熔巖管才是未來月球基地的理想選址,可以為航天員和設備提供必要的仿佛,抵御來自宇宙的輻射和微流星體的威脅,甚至還有可能保存著古老生命遺址。
迄今為止,已經在月球上發現了將近三百多個洞穴。
經過進一步核實確認,存在21個潛在的熔巖管洞穴,16個分布在月海區域,5個分布在高地區域,主要在蜿蜒曲折的月溪附近或與其相連區域。其中,10個最有可能的熔巖管洞穴分別位于死湖、中豐富海、靜海、智海、西南豐富海、馬里烏斯山、施呂特撞擊坑、高地1、高地2和史密斯海/朗格撞擊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