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發生了很多大事。
有很多事情在當時來看,可能并不起眼,但要是從未來的眼光來看,就會發現這件事情的出現,帶有一種特別的意義。
就像是此次的中芯事件。
起初,大家并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白頭鷹聯邦流露出來的態度和做法,卻是讓眾人改變了這個想法。
不過,這和王東來沒有多大的關系。
經過這件事,和雷布斯溝通了之后。
王東來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念。
這段時間,他并沒有閑著。
以他的能力,全力投入研究的話,一個人完全頂得上至少百人的團隊。
要是在關鍵技術難題上面的話,王東來所發揮的作用就更大了。
這就體現在量子通信和登月探測上面。
之前,王東來已經研發出來了量子材料,解決了最重要的前提問題。
后續的一些難題,交給銀河科技的科研團隊來做就行了。
于是乎,他就將目光放到了登月探測器上面。
有了兩大航天集團的協助。
登月探測器的研發并不是從無到有。
這也節省了很多時間。
原本,這個登月探測器的技術難點并沒有那么高。
如果沒有王東來提出的那些高難度要求的話,其實航天科技集團就能直接給出現成的技術方案。
但是,王東來對這次的登月探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難度之高,就連航天科技的鄭工也覺得棘手。
眼看著已經到了四月份,距離計劃的六月份發射登月探測器只有兩個月了。
還要進行金剛號火箭的調整等等工作。
留給銀河科技研發登月探測器的時間并不多了。
鄭工更是提了好幾次,可以給銀河科技提供一份成熟的登月探測器方案。
只不過,這個提議被王東來拒絕了。
順理成章的,這件事情就成了王東來的任務。
有了王東來的出馬,銀河科技的研究員們都是松了一口氣,并且極為期待了起來。
這也讓來合作的兩大航天集團的研究員好奇起來。
完全不明白為什么會對王東來這么有信心。
然而,事實很快就說明了為什么他們會對王東來這么有信心。
如果研發的是一款和國內之前發射的玉兔號探測車的話,王東來恐怕連一天都用不到。
但是,他想要的探測器是不一樣的。
所以,研發難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說他需要這個探測器可探測的距離足夠遠,這就需要對能源系統進行調整,消耗少,供能強。
又比如說是探測器又需要做到很多的額外的工作,就必須要研發出來多供能機械臂。
又比如說是探測器是要在太空上進行工作的,而太空環境極為惡劣,所以就需要對探測器的電子器件進行優化,增強對惡劣環境的抵抗能力。
這些要求,看似簡單,只是一句話就能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