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電池技術,byd的刀片電池能量密度大約是210wh/kg,而特斯拉的4680電池的能量密度大約是300wh/kg。
這場技術授權大會,說句實話,王東來的出發點并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
最大的想法就是能夠真正地把這個技術落地,聯合更多的利益共同體,把技術推廣出去。
因為王東來很清楚這個技術對全球,全社會帶來的影響。
玄武電池相比較于當前頂尖電池,倍數提升了5-7倍。
新能源電池續航能力提升了6倍。
充電速度更是縮短了4倍,
而更為關鍵的是成本也下降了一半之多,并且還會隨著大規模的生產,成本繼續下探。
1400wh/kg的能量密度已經接近理論極限,鋰空氣電池的極限數據也才只是1600wh/kg。
可以說是,玄武電池的突破,在材料化學和熱管理方面,都有了極為重要的突破,要是以此寫幾篇論文的話,必然是核心期刊。
參加這場技術授權大會的都是各大公司的創始人和老板,可以說他們壞,但是不能說他們菜。
就算是他們不懂這個玄武電池的重要性,他們手下的科研工作者也會告訴他們的。
所以,在王東來宣布專利授權大會結束,想要合作的人可以和銀河科技聯系之后。
在場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表露出要和銀河科技合作的意圖。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我們掏錢買專利,是甲方,結果銀河科技還提出這么多的前提條件,簡直是過分。”
“玄武電池的性能數據確實好,但誰也不知道它的質量如何,要是質量有問題的話,那才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我簡單地計算了一下,要是玄武電池熱失控的話,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于4公斤的tnt炸藥,那可要比我們現在的電池自燃的威力大多了。”
“是啊,一味地提升能量密度,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技術是技術,市場是市場,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就是瘋子,銀河科技的步子邁得有些太大了。”
“王院士一方面搞科研技術研究,一方面又要掌控銀河科技這么一家企業,從成就來說,確實厲害,但到底是有些年輕了,有些事情可沒有那么簡單!”
“大家聊,我還有事情要忙,就先走一步!”
在場的各位老總,你一言我一語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
出于意料的是,居然沒有攢局。
反而是一個個腳步不停地快步離開這里,仿佛是有什么大事要忙一樣。
只有船夫哥和曾群留到了最后。
“王總,貴公司是什么想法?”
曾群的聲音有些沙啞,神情之中也帶有幾分落寞。
他比在場的很多人更懂技術,所以更能明白這個玄武電池的重要性。
只要玄武電池可以成功上市,那么國內外的相關產業都將會引來倒計時。
在這個階段,能打上玄武電池的,還可以存活下來,甚至發展的更好。
但要是和玄武電池有競爭關系的,或者是沒有跟上的公司,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破產倒閉關門。
原本,曾群心里還想著自己手里有catl,加上之前和銀河科技的合作還比較愉快,這一次應該能繼續合作。
但是,卻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變故。
王東來提出來的那個說法,擺明了就是在說自己。
管中窺豹,銀河科技這一次的技術授權,對于catl絕對沒有之前那么好說話。
甚至于,會直接拒絕catl的授權申請。
和曾群的局面不同,byd的情況就要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