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這些烏桓在大漢邊陲已定居了百余年之久,深受漢人文化所影響,以至于他們在邊陲之地不再是住著簡陋的帳篷,反倒是修建出了一棟棟房屋。
這讓公孫瓚眼中的冷意更甚,手掌朝著前方一揮,原本就直屬于公孫瓚的七千精銳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地包圍了上去。
下一刻,伴隨著一聲激昂的號角聲響起。
面對著這種僅有低矮圍墻防備野狼的烏桓定居點,七千精銳騎兵幾乎是宛如摧枯拉朽般殺了進去。
這一處烏桓定居點的青壯早就南下劫掠,留在定居點之中幾乎都是老弱婦孺,如何能擋得住精銳漢騎?
喊殺聲與慘叫聲僅僅持續了一刻鐘左右,便徹底停歇了下去。
然后,公孫瓚又派千騎在周邊散開充當斥候,避免有什么漏網之魚不在定居點,夜間才開始回來的也一并做掉。
至于其余奔波了四五天的騎兵,則是被公孫瓚安置在定居點之中充當臨時軍營。
并且,這些烏桓定居點最不缺乏的就是牛羊馬等畜牧,公孫瓚更是下令大肆宰殺牛羊,以緩解接近極限的軍糧。
騎兵行軍,再加上要求有足夠的機動性,自然不可能帶上多少輜重糧草。
公孫瓚一行,每人也僅僅是隨身攜帶足夠七日所用的干糧。
而公孫瓚有條不紊且熟練無比的安排,令跟在公孫瓚左右的趙云只覺得是受益良多。
唯獨讓趙云忍不住微微皺眉的,便是定居點之中隨處可見的老弱婦孺尸體。
并且,公孫瓚非但沒有下令收斂尸體,反倒是令那些騎著戰馬的步卒將每一具尸體的首級給斬下來,建京觀。
對此,趙云心中難以認可,但也知這是公孫瓚在刻意激起烏桓人的憤怒以及恨意,繼而讓烏桓人不死不休地追擊他們。
‘有傷天和啊……’
趙云暗暗地感慨著,直至被一連串哭聲所驚醒。
同樣被這一連串哭聲所驚的,還有站在趙云身旁的公孫瓚。
當即,身穿著一身白甲的公孫瓚領著趙云大踏步地朝著哭聲響起的方向走去,只見在漢軍的包圍中有著二十余個六歲以下的孩童。
“發生何事?”公孫瓚皺著眉問道。
為首的一個伍長看著公孫瓚滿臉不悅的樣子,硬著頭皮地上前稟報道。
“將軍,這些孩童都是藏在地窖之中發現的,并且全部似乎都不足六歲,按照胡人的規矩部落攻伐,低于車輪的孩童是不殺的,所以……”
公孫瓚當即勃然大怒,一腳便將那伍長踹倒在地,怒聲道。
“笑話,什么時候漢人需要遵守胡人的規矩了?即便是低于車輪不殺,某的規矩那也需要低于放倒在地的車輪。”
而趙云看著那一張張身穿異服卻稚嫩的臉龐,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上前勸阻道。
“公孫將軍,那些孩童年紀未必還能記得住事,留之或也無妨。”
公孫瓚猛然扭頭看著趙云,臉上怒氣橫生,但又硬生生地壓抑了下來,冷笑著開口道。
“子龍,汝覺得烏桓是如何學會可以讓幼童藏于地窖之中躲避刀兵的?”
霎時間,趙云想到了什么,只覺得渾身發冷。(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