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馬義從再一次重復那激昂口號,追隨于趙云身后自小坡上駕馭著戰馬飛奔而下,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陣型變換。
當即,相當一部分身上帶著弓箭的烏桓人,紛紛彎弓搭箭,瞄準著自遠處疾馳而來氣勢驚人的白馬義從。
丘力居見狀,心中為之一喜。
在孫策將兩萬騎兵都送達港口后,公孫瓚與趙云便收到了李基的軍令,然后全速朝著薊城的方向回趕,試圖堵住丘力居等烏桓人的退路。
在夜照玉獅子的全速疾馳之下,數十步距離幾乎是轉瞬便隨之跨越。
原本夜照玉獅子的速度就與其余白馬義從所騎的良馬相近,此刻驟然提速之下幾乎是化作了一道白影,更是馱著趙云瞬間脫離了絕大部分箭矢的覆蓋范圍。
這一次的吼聲,聲傳數里,乃至于在濕余水河邊上的丘力居以及眾多烏桓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再加上三萬余烏桓人相互協助之間,盡管浮橋顯得相當粗糙,但在耗費了小半天功夫后,也勉強地造了出來。
與此同時,在浮橋遠處的一個小山坡之上。
雙方的距離,飛快地拉近著。
可趙云橫掃塞外的過程中,目睹了一個個凄慘的漢民淪為奴隸,心中所積攢的憤怒這一刻難以抑制地完全爆發了開來。
公孫瓚所率的大部騎兵起碼還需要一個多時辰才能趕到,而遠處的浮橋已經搭建完成,三萬余烏桓人即將開始緩慢渡河。
趙云見狀,臉上沒有絲毫畏懼之色,一手抓著韁繩,一手倒持著涯角槍。
“敵襲!!!”
掌握騎射者,烏桓一族中多如過江之鯽,但是在騎射過程中可以通過雙腿駕馭戰馬轉向者,不足十之一二。
可為了避免意外,丘力居依然是不斷地催促著大軍不斷行軍撤回漁陽郡的方向。
然而,與來時攜著八萬大軍,仿佛是頃刻之間就跨越了百里路程自漁陽郡抵達薊城不同。
來時,這一段區域水流平緩,只需騎著戰馬就可緩緩涉水而渡。
而面對著單人單騎的趙云,一部分早就蓄勢待發的烏桓弓箭手沒有絲毫猶豫,紛紛瞄準著趙云的方向放箭。
可在轉向過程中,依然可以保持著完整的陣型,烏桓之中亦找不出如此精銳。
一個讓他人縱使是一百個膽都不敢設想的念頭,在趙云的腦海之中瞬間生出。
……
就仿佛是以著烏桓大軍為中心,約莫百步的距離有著一道看不見的隱形線條,二千白馬義從以著優美的姿態自那線條邊緣一掠而過,恰好沒有進入到烏桓大軍的百步之內。
只要大軍渡過濕余水河,那么便可保證這三萬余烏桓人的安危了。
趙云的理性,正在讓趙云保持基本的冷靜,告知著趙云僅憑兩千白馬義從已然難以抵擋三萬余烏桓大軍渡河。
“胡狗殺我漢民,能容其退走乎?”趙云高聲問道。
趙云喃喃地道了一句,手掌死死地握著手中的涯角槍。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