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幕,本也在子坤先生的預料之內,所以……
趙云手中的涯角槍一指,高呼。
“白馬義從何在?”
“在此!”
白馬義從幾乎是本能地應聲回應著趙云。
“隨我來!”
伴隨著趙云的話音落下,原本在漢軍軍陣一側緩慢游弋的白馬義從,剎那間幾乎有著一種從極靜化作極動的錯覺。
與此同時,在漢軍軍陣的另一側,張飛所率領的精銳騎兵也是同時動了起來。
只是與白馬義從所表現而出的極致速度與華麗美感,張飛所率領的精銳騎兵無疑就顯得粗糙雜亂許多,且速度也要比白馬義從明顯慢上一拍。
趙云與張飛的目標,均是邪馬臺國大軍的兩側。
相對比漢軍軍陣的嚴密,邪馬臺國大軍的兩側就仿佛沒有布置任何單獨防護。
而隨著白馬義從跑動了起來,在趙云的命令之下,兩千白馬義從展現出高明的騎射水準,不斷地在側翼射殺著敵人。
只是,趙云的目標并非單純是展現白馬義從的騎射,而是為了沖陣!
自上一次在幽州率領白馬義從沖陣斬將之后,趙云將其中經過仔細匯報于李基后。
李基便意識到或許趙云具備著某種敏銳的洞察力與直覺,所率的白馬義從也無須一味地類似于公孫瓚那般依賴騎射。
只是,沖陣乃是兇險之事,稍有不慎就會深陷重圍難以脫離。
而這些孱弱無比的邪馬臺國士卒,則是成了李基眼中拿來讓趙云與白馬義從磨煉那種獨特沖陣戰法的“磨刀石”。
因此,趙云真正的任務乃是……沖陣!
率領著白馬義從再一次沖陣,完善那自幽州之戰后已經多次演練的戰法。
趙云的目光不斷在邪馬臺國大軍的側翼游弋,試圖根據著子坤先生所言的那種洞察力與直覺,尋找著最適宜沖陣的位置。
只是,讓趙云略微感到有些不安的卻是目光所及之處,似乎處處都是破綻。
尤其是隨著白馬義從盡情以著騎射攻擊邪馬臺國士卒后,趙云所能感覺到的破綻就更多了。
一時間,這反倒是讓趙云猶豫了一下,不知該如何選擇最佳的線路,還是自己的感覺出錯了。
不過,僅僅只是瞬息之間,趙云也便做出了決斷,高聲道。
“眾將士,換槍,隨云沖陣!”
與趙云的忐忑謹慎相比,那二千白馬義從反倒是沒有一絲的猶豫與顧慮,將趙云視作膽魄與方向,頃刻間就完成了陣型變化,以著最適宜沖鋒的鋒矢陣朝著邪馬臺國的側翼扎了進去。
遠遠在山坡上眺望著的李基看到這一幕,神色略微有些緊張。
雖說對于趙云的武力有著絕對的信任,但沖陣往往是重騎兵所該承擔的任務,以著輕騎沖陣無疑是相當冒險的事情。
只是,在李基的預料之內又在情理之外的一幕發生了。
趙云率領著白馬義從所過之處,大有一種勢如破竹的感覺,甚至速度都沒有出現明顯的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