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導致了孫策對于周瑜要求支持他擔任族長之事,有些沒能反應過來。
明明應該是自己在敲打對方,怎么反而是周瑜在提條件了?
這讓孫策原本盡顯爽朗的表情微微沉下去了幾分,倘若不是孫策之前對于周瑜的印象極好,且莫名生出了幾分結交親近之心,已然忍不住要將周瑜給轟出去了。
這是把我當傻子不成?
莫不成是覺得我好說話?
臉上升起了幾分慍色的孫策打量著周瑜數息后,倒也是沒有發作出來。
如今孫策手中兵力不過四千,控制廬江沿岸的渡口以及府衙便已是相當的勉強。
如何有效地穩住廬江世家,孫策一時或許還想不到什么好法子,但也明白推出一個徹底倒向吳郡的廬江世家典范會有一定的作用。
“可以……”
孫策先是點了點頭,然后開口道。“不過你需要在我帳下聽命,助我穩住廬江局勢為止。”
這并非是孫策如何深謀遠慮,而是基于心中那幾分不爽所做出的報復罷了。
周瑜能夠提前洞悉江東局勢變化,明白討吳盟軍就是一個陷井,無疑是向孫策證明了自己不是什么平庸之輩。
再兼之周瑜乃是廬江世家的一員,對于當地必然更為了解,所以孫策便想著好歹要在周瑜的身上占回一點便宜。
而周瑜聞言,卻是不禁暗自感嘆孫策不愧是國士高徒,政治手腕如此了得。
一旦周瑜成為了廬江周氏的族長,而后又投身于孫策帳下,所向外界傳遞的信息除了廬江周氏完全倒向吳郡后,更是做出了一個如何才能夠逃過吳郡清算的模板。
沒有任何一個世家內部是絕對和諧的,任何時候都會有著不同的聲音。
譬如廬江周氏,周瑜無疑是強烈反對參與討吳盟軍的,可結果卻是人微言輕,阻撓不了家中族老的決策。
或周瑜在孫策承諾的幫助下能夠直接強勢上位,可并不代表其余廬江世家內部也會如此。
可想而知,這個消息一出,孫策無須動用一兵一卒,便能讓原本就惶惶不可終日的世家內部開始分化爭斗,直接將原本屬于廬江世家與吳郡的矛盾轉移到了廬江世家內部。
‘終是小覷了天下英雄,就連尙未及冠的弟子孫策都如此了得,國士李基又該是何等的神謀鬼算?’
這一刻,周瑜即便不想承認,也意識到自己真正感受到了來自當世第一人的壓迫力。
而這諸多念頭在周瑜腦海之中閃過,讓周瑜不過數息之間就捋清了當下決策帶來的后果,方才微微點頭,開口道。
“那接下來便承蒙孫將軍照顧了,倘若周瑜有什么不足的愚昧之處,還請指點一二。”
“哈哈哈……”
隨著周瑜如此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孫策對于周瑜的印象再度轉好了三分。
孫策最是厭煩那種婆婆媽媽之人了,而周瑜的氣質儀態有幾分類似李基不說,做決定亦是相當的干脆直接,不像顧元嘆那小子那樣天天就會裝傻充愣的左言右顧,自是讓孫策頗為欣賞。
“既然汝已暫在吾的帳下聽命,那便是自己人了,無須這般客套,直稱姓名,以兄弟相交就是了。”孫策爽朗豪氣地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