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道學里有著多個截然不同的道統,難道就不是對先賢黃帝與老子的背叛與錯誤解讀?”
李基這一句句直指要點的話語,聽得左慈既是如癡如醉,又是大汗淋漓。
這也是當下道學內部所面臨的重大矛盾所在,有漢一朝以來,黃老之學的不斷發展,也造就了大量道人方士的出現。
可在道學內部從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而是稱得上山頭林立,各自都在尋求著下一步發展的道路。
左慈行了一弟子禮,求教道。“那侯爺認為該如何?”
李基肅然地沉聲開口道。
“大一統,在道學內部實現方方面面的大一統,譬如就炸爐一事,為何會出現炸爐?炸爐的威力大小又與什么有關?”
“又比如這天象變化,如今全憑的經驗與個人悟性進行推演,是否又該將其中的原理逐一總結形成細致的內容?”
“還有那五遁六甲、醫術煉丹、房中之術等等,大多道人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后便將不知之事盡數寄托鬼神天意,實乃大謬也。”
“若道長能將道學內種種不明或不解之處都一一探究整合,如此方是道學的大一統。”
左慈忍不住震撼嘆息之余,心悅誠服地開口道。
“侯爺教訓的是,確實如此,但貧道自問道學種種無異不精,但僅憑貧道一人之力兼之三五弟子,怕是窮盡畢生之力都難以實現侯爺所說的大一統。”
李基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開口道。
“吾亦甚好道學。”
“當真?”左慈面露驚喜之色,萬萬沒想到國士侯居然也是同道中人。
“自然!”
李基點了點頭,然后嘆息著說道。“只是生逢亂世,吾難以舍棄蒼生而隱遁山林之內修道養身罷了。”
頓了頓,李基接著道。
“因而,實則吾亦不愿看道學沒落,但此前為了天下蒼生又不得不打壓太平道,以求社稷安穩。”
“若是道長能大一統道學,亦是吾之愿也。因此,基……”
說到這里之時,李基面露猶豫躊躇之色,但最終還是堅定了下來,低聲道。
“道長可知仁德書院?”
“有所耳聞。”左慈答道。
李基點了點頭,接著小聲開口道。
“為振興道學,也為了讓道學早日實現大一統。”
“吾認為最佳方式無異于建立屬于道學的書院,由道長擔任山長,廣招有天賦的學子傳道授學,再匯聚學子之力實現道學的大一統。”
縱使是左慈的心性,這一刻也是瞪大著眼睛,興奮得難以自持。
若是當真深究起來,所謂道人在這個時代未曾是如何上得了臺面的,更是完全不能與儒學所相提并論的。
而建立屬于道學的書院,這是何等的榮幸?
左慈興奮得直打顫,似乎已經看到了道學的大一統以及蓬勃發展的未來。
“當然,道長也知對道學懷有偏見者不在少數,所以這書院也需要巧立名目進行適當的遮掩。”李基說道。
“明白明白。”
李基笑瞇瞇地問道。
“不可取道法書院,不如就喚作……自然書院如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