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張魯心頭微沉,應了下來,道。“我這就下令整軍,只是不知該漢使意在如何用兵”
“你只管先往斜谷調兵,待我前往涼州向馬騰將軍傳令商定后,自會遣人傳達于你。”顧維答道。
漸漸擺正了心態的張魯,態度越發的謙卑小心地應了下來,然后便想請顧維前去赴宴,盡量與顧維搞好些關系。
只是被陽平關所阻耗費了足足幾日的時間,顧維卻是無心去吃什么宴,當即就欲離開陽平關繼續趕往涼州。
張魯誠心再三勸說,見顧維態度堅決,也不好勉強,只得一邊給顧維等人備馬之余,一邊又令部將楊昂率領百騎沿途護衛。
顧維知張魯尚有幾分忐忑,也明白涼州更亂,也就沒有拒絕,準了楊昂率軍隨行,一行人趁著夜色就繼續出了陽平關往西涼而去。
在陽平關目送著顧維一行遠去,張魯仍久久沒有回神。
楊任見狀,上前詢問道。“師君,當真要信那漢使所言整軍出戰”
“亂世之中,依仗漢中地利勉強得了幾年獨善其身,又豈是長久之法”
張魯感慨了一句,然后接著說道。
“漢中的一時平靜,不過是劉璋無能,涼州內亂,呂布無暇顧及,劉備則是未曾放在眼里罷了。”
“若是可以,吾自然不愿摻和到這南北大戰之中,但漢使至此,我等豈還有退路”
外交,那往往是對等的才用這個詞。
以著漢中的體量直面劉備,那不叫外交,而是叫做通知。
甚至張魯后知后覺之下,也明白了顧維所負的使命必然是與漢中無關的,但從漢中卷入其中,顧維順勢開口逼迫張魯選擇后,漢中就沒有拒絕的機會了。
唯一讓張魯倍感到幾分安慰的,則是從漢使口中得知丞相對于自己的印象還算不差,有這一條在,漢中及時出兵相助雪中送炭,想必能再博得丞相的三分好感。
只是這殘酷的現實被張魯道出,楊任感到的卻是一陣羞愧,道。
“末將無能,請師君責罰。”
“與你無關,只嘆我未有漢王的運道罷了。”張魯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此言,令跟在張魯左右的其余人一愣,閻圃、楊松、楊柏等人也不禁低頭羞愧了起來。
縱使張魯這不是在故意點他們,但在場眾人又有誰不知張魯所指的運道乃是漢王遇丞相之事。
且隨著劉備的霸業初成,這更是成了天下人忍不住為之津津樂道的妙事。
昔日武王渭水求賢,得太公興周八百年;今有漢王涿縣遇才,禮國士延漢不知多少載……
論出身,當今諸侯往前數個十來年,誰不比劉備這么一個織席販履之徒要強
縱觀這劉備的霸業,除卻籠絡民心之外,軍政大事全賴“放權”二字,這讓哪個諸侯看著不眼紅艷羨,感覺我上我也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