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方則飽經戰亂,從五代十國開始,一直到自己手里,北方大片地區都落在了胡人的統治之下。
在北宋徽宗收復燕云十六州的過程當中,原本宋軍以為,當地的漢人會因為與宋軍同為漢人而鼎力支持自己,結果卻大相徑庭。
當地漢人極為仇視宋軍,反而對遼人十分忠誠。
到了元朝的時候,元朝人都將南方的漢人和北方的漢人分成兩種。
一種是南方的漢人,叫南人,被列為第四等。
另一種則是北方的漢人,就叫漢人,被列在了第三等。
如果不是自己及時收服了燕云十六州,重新一統華夏,讓漢族這個民族重新凝聚起來。
只怕再過百年,南北方的漢人就真的分裂成兩個民族了。
而如今這個時候,南方和北方的經濟文化基礎完全不在一個水平。
哪怕南方人占據八九成貢士的位置,朱元璋也毫不意外。
而這,也是朱元璋所擔心的。
畢竟,在朱元璋心里,他是想將天下英雄全部收入囊中,無論南方北方。
若只是得了南方士子,而寒了北方士子之心,就不是他所愿意見到的了。
朱善聽到朱元璋的問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艱難道:“啟稟陛下,臣來這里,除了要向您稟報本次會試的成績,還要向陛下請罪!”
朱元璋愣了愣,眼神變得森然起來。
“怎么?是錄取哪一省的士子多了,還是南北方人數太失衡了?”
朱善搖搖頭,道:“回陛下,都不是!臣只是發現,臣所錄取的會試前七十名當中,有五十人都來自同一個書院!臣覺得,這成績公開出去恐怕會惹來爭議,給朝廷帶來麻煩!”
朱元璋和朱標聽到這句話全都愣住了。
會試前七十名,其中五十人都來自同一個書院!
這簡直太匪夷所思了。
這天底下能有這樣厲害的書院嗎?
是岳麓書院,白鹿書院,嵩陽書院還是哪里?
無論如何都顯得太不可思議了。
何況這其中真的沒有貓膩嗎?
若是貢士前七十名當中五十人都來自一所書院,那未來豈不是滿朝高官會出現一大批該書院的人?
身為皇帝,朱元璋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制衡。
絕不能讓一方的勢力太過強大。
在心里面朱元璋已經打定了主意,無論這書院是什么來頭,這50名貢士到時候都要黜落到三甲去!
你們不是厲害嗎?都給咱老老實實當一輩子縣令去!
混的好的,或許還能升到知府,至于再向上,做夢!
還指望勾結朋黨?想得美!
想到這里。
朱元璋怒目看向朱善。
無論如何,會試成績出了這樣的事情,朱元璋都有理由懷疑朱善是有問題的。
甚至有可能是跟那所書院相勾結的!
朱元璋寒聲道:“會試前七十名有五十人都來自同一個書院?這怎么可能?這天底下還有這么厲害的書院嗎?
不要說那幫子酸腐的文人了,便是咱,也不相信會有這種事情!朱善!既然你知道這成績公開出去會惹來爭議,還敢這么做?”
朱善跪伏在地上,道:“啟稟陛下,臣是本次會試的主考官!臣的眼里只有文章好壞,學問高低,可沒有門第之見,更沒有想過會懼怕爭議!”
朱元璋聽到朱善的話滿臉怒容。
忽然冷笑一聲。
“好一個公正的大學士!咱選你倒是沒選錯人!說的也是!你做橙子的眼里當然要公正,朝廷讓你選拔的是人才,選的是道德文章的高下好壞,那你當然要以此標準做事!”
說著朱元璋瞇起了眼睛,露出一絲寒芒,看向朱善,冷笑道:“既然伱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公正的,那咱倒是想知道,你口中這個在會試榜前七十名當中占了五十人的書院叫什么名字?”
朱善艱難道:“啟稟陛下,這書院叫恒中書院!”
朱元璋冷笑一聲。
“恒中書院?這又是哪里來的”
話說到這里,朱元璋忽然停住了。
他忍不住失聲道:“恒中書院?恒中書院?你是說魯王朱檀建的那個恒中書院嗎?”
朱善點頭道:“是!”
朱元璋眼睛一陣失神,朱標也是嘴巴張的大大的,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良久。
朱元璋才緩過神來,死死看著朱善。
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樣有些超出常識的會試成績,或許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老十在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