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條政孝沒有說話,只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股莫名的壓迫感涌上心頭,讓他感到一陣窒息。
“傳令下去,所有船只,靠岸!”
晨光熹微,巍峨的應天府城門緩緩打開。
一輛裝飾著金絲楠木的華麗馬車在數十名武士的簇擁下,駛入了這座古老的都城。
馬車內,九條政孝身著繡著金色祥云的精美和服。
然而他俊秀的面容上卻不見絲毫的得意之色,反而布滿了掩飾不住的焦慮和不安。
“殿下,前方就是皇宮了,您不必太過憂慮,大明皇帝陛下素來仁慈,此次您親自前來請罪,并奉上貢品,陛下定會網開一面,饒恕我等的罪過。”
一名年長的武士低聲安慰道,試圖緩解車內的壓抑氣氛。
九條政孝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心中卻充滿了苦澀。
他此次前來大明,表面上是代表倭國前來請罪求和,實際上卻是來探聽虛實的。
前些日子,倭寇在東瀛沿海屢屢進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明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大明魯王震怒,發動明軍,勢要將倭軍一網打盡。
他們的倭軍雖然兇悍,但在大明水師的鐵蹄下,卻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節節敗退,損失慘重。
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倭軍這才想起大明皇帝的威嚴,連忙派他前來求和。
九條政孝此行,除了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還帶來了降書,可謂是誠意滿滿了。
然而,朱元璋的態度卻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安。
早朝之上,金碧輝煌的大殿內,文武百官按品階排列兩旁,氣氛莊嚴肅穆。
九條政孝在使者的帶領下,戰戰兢兢地走上大殿,跪倒在地,用并不熟練的大明官話說道:
“外臣九條政孝,參見大明皇帝陛下,吾皇仰慕天朝上國,特遣外臣前來,獻上貢品,以表誠意……”
他一邊說著,一邊示意身后的隨從將帶來的金銀珠寶、精美字畫等貢品一一呈上。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面沉如水,一言不發,只是冷冷地看著九條政孝,目光銳利如刀鋒,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
九條政孝只覺得渾身冰冷,冷汗浸透了后背的衣衫,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你說的可是真心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朱元璋終于開口了,語氣低沉,卻仿佛帶著一股無形的壓力,讓九條政孝幾乎喘不過氣來。
“外臣句句屬實,絕不敢欺瞞陛下!”
九條政孝連忙叩首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好,既然如此,你就先在驛館住下,等候朕的旨意吧。”
朱元璋揮了揮手,淡淡地說道。
“這……”
九條政孝還想說些什么,卻被身旁的禮部官員拉了起來,示意他不要再多言。
他無奈,只得叩謝皇恩,跟著禮部官員退出了大殿。
回到驛館之后,九條政孝便立刻召集隨從,商議對策。
“殿下,這大明皇帝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為何遲遲不肯答應我們的請求?”
一名武士焦急地問道,語氣中充滿了不安。
“是啊,以前我們倭國犯了大明的邊境,只要稍微表示一下歉意,進獻一些禮物,大明皇帝就會既往不咎,怎么這次……”
另一名武士也附和道,眉頭緊鎖,百思不解。
“難道,大明皇帝想要借此機會,徹底解決我們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