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有什么說什么,從不藏著掖著。
“陛下!”
湯和粗著嗓門說道:
“臣以為,十殿下說得有道理!想當年,咱老哥幾個跟著陛下打天下的時候,誰不是泥腿子出身?誰會在乎什么出身高低貴賤?只要是條漢子,能殺敵報國,那就是好樣的!”
第三百二十六章朱元璋的憂心
湯和這一番話,說得是聲如洪鐘,在殿內回蕩,震得不少文官都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接著,魏國公徐達也站了出來,他拱手說道:
“陛下,俺雖然不懂啥治國,但是俺覺得吧,十殿下此舉,正是為了招攬人才,充實國力,于國于民,都是大有裨益啊!”
有了湯和和徐達帶頭,其他武將也紛紛開口,表示支持朱檀。
一時間,殿內武將的聲音蓋過了文官,仿佛要把屋頂掀翻一般。
文官這邊,臉色都不太好看。
他們大多是科舉出身,自詡是讀書人,是人上人,如今聽到朱檀說廣納天下閑士,這豈不是要動搖他們的根基?
陳寧作為文官之首,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他強忍著怒火,再次站了出來,對著朱元璋深深一拜:
“陛下,祖制不可違啊!自古以來,就有尊卑貴賤之分,這賤籍制度,乃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石,若是輕易更改,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是啊,陛下,陳大人言之有理啊!”
“還請陛下三思啊!”
其他的文官也紛紛附和,言辭懇切,仿佛朱檀是什么十惡不赦的罪人一般。
朱檀看著這些文官,心中冷笑一聲。
這些人,滿口仁義道德,卻個個都是自私自利之徒。
他們口口聲聲說為了大明江山,實際上,他們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罷了。
他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
“諸位大人,你們口口聲聲說祖制不可違,可是,我大明建國之初,我父皇就定下了科舉制度,廣開科舉之門,為的就是能夠讓天下有才之士,都能夠為朝廷效力。”
“為何到了如今,你們卻要將這扇大門關上,將那些有才華的人拒之門外?!”
“這……”
那些文官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反駁。
朱檀趁熱打鐵,繼續說道:
“更何況,這賤籍制度,本就是前朝的陋習,它將人分為三六九等,讓無數百姓飽受欺凌,永世不得翻身!”
“試問,這樣的制度,如何能夠體現我大明的仁義?如何能夠讓我大明長治久安?!”
“所以,”朱檀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最后落在朱元璋身上,沉聲道,“兒臣懇請父皇,改革科舉制度,另設選才之法,廣納天下賢才!”
“同時,徹底取消賤籍制度,讓所有百姓,都能享有平等的權利,都能為我大明江山貢獻自己的力量!”
朱檀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就連殿外的侍衛,都聽得熱血沸騰。
朱元璋沉默了,他看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何嘗不知道,朱檀所說的,才是真正有利于大明的舉措?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如鐘鳴般在殿內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