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新的道路?”朱元璋冷笑一聲,“那些士大夫自詡清流,最是難纏,你以為他們會輕易就范?”
“父皇,十弟年輕氣盛,說話做事難免沖動,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
朱標苦笑著搖搖頭,“不如就讓他先試試,也好探探那些人的底。”
朱元璋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標兒,你說的沒錯,那些人,是該敲打敲打了!咱朱家的天下,可不是他們能指手畫腳的!”
“父皇英明!”
朱標說道:
“依孩兒之見,不如就借著十弟今日之言,逐步推行改革,放寬賤籍限制,廣納賢才。當然,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起朝野動蕩。”
“嗯,言之有理。”
朱元璋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你十弟這小子,雖然做事毛躁了些,但這次倒也不是全無功勞。就依你所說,先從一些小處著手,逐步推行改革。”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巍峨的宮殿,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標兒,你可知,自古以來,王朝更迭,往往都是因為那些文臣武將結黨營私,架空皇權。咱大明朝好不容易打下這片江山,絕不能重蹈覆轍!”
朱標聞言,心中一驚,連忙道:
“父皇放心,孩兒定當竭盡全力,輔佐父皇,穩固大明江山!”
“標兒,你自幼聰慧,深得朕心。但你也要記住,這天下,終究是要交到你的手中。”
“那些文臣武將,表面上對你畢恭畢敬,背地里卻不知打著什么算盤。你要學會看清他們的真面目,不要被他們所左右!”
“孩兒謹記父皇教誨!”
“好了,時候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朱元璋擺了擺手,示意朱標退下。
朱標行禮告退,剛走到門口,就聽到朱元璋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標兒,你十弟那邊,你去安撫一下。”
“就說,朕已經同意了他的提議,讓他不要再鬧騰了。”
朱標腳步一頓,嘴角微微勾起一絲苦笑,應聲道:
“是,父皇。”
朱標一路疾步走出御書房。
心中思緒良多。
父皇的擔憂不無道理,自古以來功高震主、君臣離心之事數不勝數。
他作為太子,日后是要繼承大統的,自然要對這些事情多加留心。
可是十弟的性子他也了解,眼里揉不得沙子,認準的事情就一定要做。
這次若不是自己替他說話,恐怕父皇也不會輕易同意。
他剛走到午門,就看見了正準備回府的朱檀。
“十弟,正巧。”
朱標走上前去。
朱檀抬起頭,看見是朱標,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大哥,你怎么來了?”
“父皇已經同意了你的提議,讓你不要再鬧騰了。”
朱標說道。
“哦。”朱檀淡淡地應了一聲,似乎對這個結果并不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