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朱檀眼珠一轉,趁熱打鐵道,“兒臣還有一事要奏。”
朱元璋心情大好,大手一揮,“說吧,什么事?”
朱檀微微一笑,拱手道:
“兒臣方才心中頓生出一計,或可為我大明江山再添萬世基業!”
朱元璋聽他這番話,更是龍顏大悅,哈哈笑道:
“哦?老十你還有何妙計,快快說來聽聽!”
“父皇,兒臣又想了一條鞭法!”朱檀故作神秘地頓了頓,觀察著朱元璋的神色,才繼續說道,“這法子喚作‘火耗歸公’!”
“火耗歸公?”
朱元璋眉頭一皺,這詞他自然不陌生,只是不知朱檀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父皇,您想想,百姓繳納賦稅,多是用糧食、布匹等實物,這些東西運輸起來頗為不便。地方官府便借口損耗,私自加征了一些,美其名曰‘火耗’。”
朱檀說到此處,語氣中帶了幾分譏諷。
朱元璋自然知道火耗是怎么回事,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地方官吏中飽私囊,他這個做皇帝的豈會不知?
只是這積弊已久,想要根除談何容易。
“老十,你繼續說。”朱元璋沉聲說道,眼中精光閃爍。
“父皇,兒臣以為,這火耗既然是運輸損耗,那便應該由朝廷統一承擔。百姓只需按律繳納正稅即可,至于火耗,則由朝廷從國庫中撥款,統一發放給地方官府。”
朱檀不慌不忙,拋出了他的解決之道。
“嗯……”朱元璋沉吟不語,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似乎在權衡利弊。
“父皇,”朱檀見狀,又添了一把火,“您想想,這火耗歸公,看似朝廷要多出一筆開支,但實際上卻有諸多好處啊!”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來了興趣。
“首先,此舉可以減輕百姓負擔,百姓只需繳納正稅,不用再擔心被額外加征,如此一來,百姓自然對朝廷感恩戴德!”
朱檀侃侃而談,聲音洪亮。
“其次,火耗統一由朝廷管理,便于規范稅收,杜絕地方官吏中飽私囊,貪污腐敗。如此一來,國庫收入必然大幅增加!”
“最后,朝廷將火耗統一發放,便于控制地方財政,避免地方勢力坐大,威脅朝廷統治。”
朱檀這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直指問題核心。
朱元璋戎馬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也明白貪官污吏對國家統治的危害。
這火耗歸公,看似簡單,實則是一招妙棋,既能收買民心,又能充盈國庫,還能加強中央集權。
“好!好!好!”
朱元璋連說了三個“好”字,顯然對朱檀的提議十分滿意,(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