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賤籍的身份,他們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只能一輩子從事那些低賤的職業,白白浪費了他們的才華。”
“兒臣以為,我大明應該給所有人一個公平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為國家做出貢獻。”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泰民安,才能讓我大明王朝永世長存!”
朱元璋聽完朱檀的話,陷入了沉思。
他何嘗不知道朱檀說的這些道理?
但他身為帝王,考慮問題不能只從感情出發,更要顧全大局。
朱元璋沉吟半晌,眉頭緊鎖,仿佛有一團解不開的結。
“老十,你說的這些,朕何嘗不知?可一旦取消賤籍,勢必會引起朝堂動蕩,那些世家大族,怕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朱檀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語氣中帶著幾分嘲諷:
“父皇,您貴為天子,難道還怕他們不成?當年您起兵反抗元廷,以一介布衣之身,最終推翻了元朝數百年的統治,建立了如今的大明江山,這份魄力,這份膽識,普天之下,還有誰能比得上您?”
朱檀這一番話,可謂是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
他這一生,最自豪的事情,便是以一介草莽出身,最終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寶座。
這其中經歷的艱難險阻,豈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卻并未立刻接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朱檀,似乎想看穿他心中所想。
朱檀絲毫不懼,迎著朱元璋的目光,繼續說道:
“父皇,您可知,為何那些開國之君,都能做出一番豐功偉業,而他們的子孫后代,卻大多碌碌無為?”
朱元璋心中一動,這個問題,他也曾思考過,但卻始終沒有找到答案。
“那是因為……”
朱檀語氣沉穩,擲地有聲:
“開國之君,他們出身草莽,經歷過苦難,所以更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江山,也更明白百姓的疾苦。他們敢于打破舊秩序,建立新制度,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而他們的子孫后代,從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不了解民間疾苦,也不懂得治國之道。他們墨守成規,不敢改革,最終只會導致國家衰敗,百姓受苦。”
說到這里,朱檀語氣一頓,目光灼灼地看著朱元璋“
”“父皇,您是難得的明君,您心中裝著百姓,您希望大明能夠千秋萬代,永世長存。但這需要您做出改變,需要您打破舊秩序,建立新制度!”
“取消賤籍制度,看似會引起朝堂動蕩,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那些世家大族,他們或許會反對,但只要您堅持,他們最終只能妥協。”
“父皇,您要知道,功在千秋,而非當下!您是英明神武的帝王,您一定能夠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朱檀這一番話,可謂是將朱元璋捧上了天,但偏偏朱元璋就吃這一套!
他戎馬一生,最渴望的便是能夠名垂青史,成為后世敬仰的明君。
“好!”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檀兒,你說的對!朕不能被那些腐朽的制度束縛,朕要為大明,為百姓,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傳朕旨意,即日起,取消賤籍制度!所有賤民,一律恢復良民身份,享有與其他百姓同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