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他掌管著東西兩個部門,而不是朝中的人,所以,他的消息來源,也是相當的靈通。
不過,也有一些朱佑樘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朱檀曾經猜測過,這一次科場科的案子,和戚邵喜有關,就連邵太妃也參與了進來。
朱檀雖承認自己是個無稽之人,而朱佑樘卻以為有洞無風。
從他對京營的清理,對勛貴們的打擊來看,文臣們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可暗地里,卻是風起云涌。
朱佑樘并沒有和朱檀詳細的解釋,他心中的痛苦。
朱佑樘對宦官李廣的信任,在李廣的欺騙下,終于覺醒,重新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可是當他回過頭來時,卻發現弘治初年所營造的良好局勢,已經開始出現了分崩離析的跡象。
不僅是勛貴外戚不好控制,就連朝堂上的大臣們,似乎也在互相勾結,稍有風吹草動,就連他這個皇帝,也覺得很麻煩,很難對付。
“妹夫,我們現在要做什么?”
朱檀的眼光不是很長遠,但朱佑樘乃是中興的重要帝王,做了十幾年的帝王,自然不會像他這樣一個剛剛從異世界過來的人要好得多。
“拖延時間!午門之戰,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程敏政,總會有人出面,等這件事情過去了,事情就會過去了。”
朱佑樘的話,明顯是小看了程敏政的實力和決斷。
這一日,朝堂上討論的熱火朝天,讀書人們也是議論紛紛,看樣子,這件事是不能等風頭過去了。
當然,也有人幫著程敏政,比如吳寬,他跟唐伯虎是一個村子的,所以他很同情唐伯虎。
上疏上說,唐伯虎去過程敏政的府上,被人眼紅,污蔑了一番,實在不該如此。
再加上主考官王鏊,他也說過,唐寅、徐經都是口無遮攔,愛吹牛逼,但都沒有做過大的錯事。
然而,他們所說的,卻都是關于科場罪的事情,并沒有說出其中的原因,因此,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楚天有些擔心,他看到了大舅子的尷尬,看到了程敏政、唐伯虎、徐經等人的處境。
如果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那么程敏政就會被活活打死,唐伯虎和徐經也會因為貧窮而死去。
因此朱檀非常渴望成為一只小小的蝴蝶,盡力去為唐伯虎他們的人生帶來一些變化。
這對他來說,就像是一劑強心劑,如果不能扭轉唐伯虎的命運,那么,他也會成為嘉靖皇帝的手下之鬼!
這個問題,一定要挖到根源,挖到祖先的墳墓。
朱檀很清楚,自己被卷入科場罪,并不是被人針對,而是被自己的妹夫保護了起來。
或許是因為他已經吃夠了苦頭,所以對方并沒有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了程敏政等人的身上,等他們解決了程敏政之后,再來對付他。
目睹了這場勾心斗角的險惡,朱檀自認為受了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