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心態都很好,對于朱檀的出現,也是十分感謝。
丁哲借著這個做好事的機會,在兩人面前替朱檀說話。
“侯爺,剛才丁大人傳來消息,楊鵬的侄子被殺一事,侯爺大人親自出面,鐵面無私,將那廠中的護衛給鎮壓了下去,實在是令人高興啊。”
朱檀聽到唐伯虎的話,輕輕搖了搖頭,心道:“原來是這樣啊,大家都說我是個壞人。”
果然,坐著說話不腰疼,人情比法律更重要,放在古代,這并不算錯。
“兩位在刑部做了什么?彭先生有沒有查到科舉之事?”朱檀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從丁哲的口中,他也知道了自己的罪行。
“彭先生雖然沒有親自來找我們,但已經和我們說了,這件案子,他會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處理,而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彭先生也說了,這案子很快就能結,不會拖延到放榜那一天,只是為了讓我們心里有個底,知道這一場會試,很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朱檀此時的目的,并不是要唐伯虎考中狀元,他只想著能不能選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這倒是給唐伯虎帶來了一些轉機,至少他沒有淪落到那種落魄落魄,離異,一貧如洗的地步。
嗯?也許有其他方法可以挽救。
朱檀問道:“兩個人也不用灰心,我或者可以向皇帝陛下申請增加一項恩科,只是不知這一年是否能夠增加。”
唐伯虎和徐經相視一笑,臉上都露出了興奮之色。
唐伯虎解釋道:“恩榜是從宋代開始的,和禮部的科舉不同,沒有專門的考生報名,所以被稱為恩科,也可以用來參加一些特殊的考試,比如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恩科之類的。”
朱檀知道恩科之后,兩眼放光。
“也不是沒有道理,我聽說,皇帝將《大明律》修改為《明會典》,去掉了《大明律》中的許多不合理之處,明會典也終于編纂完畢,這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嗎?這件事關系到很多家庭,我想我們可以籍此開一次恩科了!”
唐伯虎和徐經都點了點頭,心想這一屆科舉是沒戲了,要是能考上恩科,那就是光宗耀祖了,雖然比不上正科,但好歹也是個讀書人。
對這件事情頓時有了些信心,也向朱檀仔細的解釋了一遍。
朱檀有這樣的想法,卻是感覺自己一個人恐怕做不到。
而最有資格將這件事情推到臺前的人,自然是李東陽。
不過朱檀對李東陽卻是沒有什么好感,思慮再三,便轉身進入了囚禁程敏政的監牢之中。
這段時間,程敏政的心情可以用復雜來形容。
他很高興,因為這件事情有刑部負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他與彭韶很熟,相信他不會刻意刁難自己。
擔憂的是,他身為一名學者,一心想著如何治理這個國家,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美好。
但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卻毀了他的一生,就算他能出來,也會變得一片黑暗,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會被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