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被關押的犯人,還有其他無關人員,比如那些販賣試卷的城管,也都被他們“請來”,配合他們的工作。
朱檀也注意到,此時的刑部已經是一片混亂,幾乎比得上以前的鎮撫司,有大有小,有大有小。
徐珪將他帶到一間偏廳,刑部郎中丁哲是司寇之中,地位僅次于兩位尚書、兩位侍郎,此時正與司農司王玨一起,負責孔琦案牘之務,批閱著大量的賬冊。
朱檀有些奇怪,這里是刑部,為什么要和戶部扯上關系?
朱檀一打聽,便得知程敏政家中的帳本、昌化伯邵熙、華昶等人的帳本都在核查。
這份細心,簡直堪比米國的稅務局。
“丁公子,此話怎講?賬本那么多,要不要從戶部找人?”
丁哲算來算去,也有些頭疼。
“侯爺所言不錯,我們正在查,現在也差不多要來了,彭先生說,華昶參程敏政收受賄賂,出售試題,涉案銀兩超過三十萬兩,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各家的進賬都要對應著開支,我們還是把這些事情整理一遍,看能不能有什么問題。”
朱檀這才確信彭韶確實是在走另外一條路來審案,而且還動用了財政方面的技巧,或許開創了大明王朝的先例,不知會不會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發現。
孔琦不擅長算術和算術,所以他讓朱檀將最近科試的進展說了一遍。
他畢竟是協聯的負責人,對這件事情的了解,自然要比徐珪多得多。
“這一次,我們府上的官員,除了查賬,還邀請了三十多名秀才,包括和花昌、馬迪一起用餐的杜木,杜木已經招供,說唐寅收買試卷給華昶,又說這只是他自己的猜測,出于妒忌,所以才會誣陷我們。”
“為了威懾那些學子,你說得很清楚,就算他們中了進士,也會請求皇上削去他們的官職,讓他們去做雜役,現在,他們都在互相指責,都是那些散播謠言的人。”
“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侯爺所說的那位禮部郎中傅瀚,如今已被徹底掌握,我想,這件案子是否能夠結,就要從傅瀚口中說出來了。”
朱檀不斷的點著頭,“在華昶還活著的時候,他就承認是傅瀚讓他去參程敏政的,我也讓人將他的口供傳給了刑部,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侯爺所言極是,本官認為,這件案子最大的阻礙,不在于刑部,而在于外界,自昨日起,已經有不少大臣上了奏章,想要改變這件案子的風向,還需要一段時間。”
“很明顯,這是一場公眾的綁架。”
朱檀身為從資訊大爆發而來的未來人,對于這一招實在是再熟不過,似乎傅瀚雖然是幕后黑手,但他并不是孤軍奮戰。
程敏政與唐伯虎兩個人,卻是處于下風,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不好。
孔琦想了想,輕聲應道:“尚書現在什么都不管,一心撲在案子上,我想最多三五日,便能查個水落石出。
朱檀也注意到了一些事情,彭韶在刑部的聲望很高,影響力很大,左、右兩位尚書、四尚書都對彭韶馬領,將整個刑部都牢牢的控制住。
也不知道是他們在為彭韶說話,還是彭韶真的有能力,將一樁看似簡單,卻與案子無關的科場案扯了出來。
朱檀找不到彭韶,就借機來找唐伯虎他們。
刑部大牢比鎮撫司昭獄要好很多,而且還有丁哲等人相助,所以唐伯虎和徐經并沒有受到太多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