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哪里知道,唐伯虎在卷入科場案之后,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但他最終還是原諒了杜木,還請都穆為他寫了一首詩!
徐經等人可沒有唐伯虎那么囂張,他們也沒有放過唐錚,而是迫不及待地要和這位當今皇上眼中的皇帝打好關系。
這使得朱檀感覺到了一種很好的氛圍,并沒有被圈在里面。
就在這時,一陣鑼鼓聲傳來,一張名單出現在了禮部門口。
早就有一個叫喜報憂的人走了過來,將喜訊記錄下來,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將喜訊傳了出去。
這筆錢,足夠他們一年衣食無憂了!
沒過多久,一陣爆竹之聲傳來,好消息的人高聲喊著:“南海縣舉子倫,此次會試魁首,第一甲,金榜題名,金榜題名,金榜題名!”
報喜之人邊說邊往自己要找的那家酒樓去了,想要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好讓他多賺點銀子。
巧的是,這名書生的酒樓離得并不遠,朱檀等人一眼就能看清書生的模樣。
朱檀第一個被嚇了一跳,這人看起來三十多歲,但他的頭顱卻是異常的大,幾乎是普通人的兩倍。
是不是大腦太大,學習能力強?
只見倫文敘抱拳致謝,將十余兩銀子交給了好消息,然后讓人在路上灑下數枚銅板,讓孩子們和大人們去撿。
唐伯虎哈哈一笑,說道:“那倫伯疇至少要吃半年的飯了!”
“伯虎,你認識他嗎?”朱檀知道唐伯虎指的是他的兒子,名叫博軒。
唐伯虎一臉失望地說道:“我師父梁儲很看好他,今天倫伯疇不僅考中了第一,而且還考中了第一。”
接下來,唐伯虎將自己對倫文敘的了解,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倫文敘由于長著一顆碩大的頭顱,所以被人親切地稱為“大塊頭”。
倫文敘自幼家境貧寒,其父倫顯務耕,當了一名傭人,后來又開了一艘渡輪,全家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倫顯因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無法將兒子送入私立學校。
倫文敘三、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在工作之余,細心地教他讀書,背誦唐詩宋詞,不到一年的功夫,他就能背出幾十個單詞,他的書法也變得很好,而且他還很努力地學習和學習。
七歲那年,他經常在村子里的一所學堂門口聽書,被教書先生打動,不要錢,就把他收入門下。
由于聰穎好學,倫文敘八、九歲即能作詩,善作對子,每每考中名列榜首,被人稱為神童,急才,鬼才。
后來,教書先生年事已高,病死了,倫文敘便輟學了,但他還是一邊做生意,一邊學習詩書。
“倫伯疇最善的就是楹聯,尤其是嶺南的幾個字,最近更是將伯疇的上聯與明朝早期的大學士謝晉相提并論。”
朱檀在聽到倫文敘未中舉人以前的故事時,不住的點著頭。
“他能考出這樣的第一名,也是實至名歸,窮人家的兒子,從小就能出人頭地,靠著自己的努力,混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博虎大哥,你可要給我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