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芳搓了搓額頭,有些無奈的看向夏黎。
“那些華僑可不僅僅只是那三股勢力,建國后,華夏和越國也是有一段蜜月期的,不然咱后來也不可能派兵幫他們反擊想要侵略的殖民者。
發國殖民者為開發礦山、修筑鐵路及種植園,以免稅、土地優惠等政策吸引華工。
東省、福省沿海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為主,多因鴉片戰爭后社會動蕩、生計困難被迫南下。
這些人大多都是底層窮苦百姓迫于生計,才不得不去那邊給人當勞工。
后來1956年越政府頒布《國籍法》強制華人加入越南籍,禁止涉足11個優勢行業,如大米、布匹批發,迫使華商將資產轉移給越籍子女,華人因政策被迫留越。
還有一些就是咱們在越國戰場上打仗時失聯的那些軍人,可能身體上有傷殘,被當地人所救,便在當地生根發芽。
咱們的同胞就算分開再長時間,身體里流著咱們華夏的血,那也是咱們華夏人!絕不能讓人欺侮了去。
戰爭的時候,許多國外的華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給咱們送了不少武器和糧食。
咱們前些年糧食不豐富的時候,有好些愛國華僑也想了許多辦法給咱們弄糧食,讓咱們盡量能吃得上飯。”
說著,她清咳一聲,意味深長地看了夏黎一眼,“有些還是我們的同志,只是在那邊潛伏而已。”
別的國家在華夏有特務,華夏自然也安排了眼線在其他國家。
越國這一桿子把人全部打死的行為著實可惡,劉少英又莫名覺得如果單純只跟夏黎說,有好些被迫留在越國那邊的人,她也會覺得好些人“走了就算離心”不應該那么生氣,這才把后面那句話又給下里補了一句。
夏黎瞬間秒懂劉少英的暗示。
不就是華夏在別的國家放了特務嗎?
不過人逃到國外,但還時刻想著華夏給華夏往里面運送物資的這些人,也確實能算得上一句愛國商人。
改革開放以后,華夏許多經濟領域都是這些人給撐起來的。
“那越國確實挺過分了,好好的,不想讓那些人繼續在越國境內呆,就把人遣送回來就行,把人殺了干什么?
即便兩國關系破裂,這種泄憤的方式也有點令人不恥了。”
王秋芳嘆著氣點頭,“可不是嗎?而且我聽說邊境那邊現在涌入大批量華僑,邊防那邊現在的日子也不怎么好過。”
夏黎立刻就想到了自家大寶。
按照大寶對他們家小海獺的期待,知道他生小孩,他肯定第一時間就請假過來。
可是現在孩子都生出來好幾天了,大寶還一直在外執行任務,該不會被分到維和部隊去了吧?
這越國可真煩人,她那些戰友的骨灰還沒拿回來呢,就又開始搞別的幺蛾子。
之前她一直以為,對越反擊戰之前,華夏與毛子國的沖突都是國與國之間的沖突,最多也就是軍與軍之間的沖突。
屠殺華僑、用槍擊殺華夏漁民是個什么鬼?這些人難不成瘋了?
原本夏黎謀劃著等79年華夏與越國開戰,到時候她把武器往上一交,稍微震懾一下,直接把骨灰拿回來。
但現在看他們這樣最好還是能先把骨灰拿回來,不然以他們這道德淪喪的架勢,別把平英俊他們從地里摳出來,把骨灰全揚了。
這事兒還得跟陸定遠稍微商量一下,看看具體要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