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旁。
幾人剛一落座,最開始和夏黎搭話的那名年輕科研人員就皺著眉頭,一臉正色的看向夏黎。
“夏工,我們組搞的七號導彈發射裝置材料還是不太行。
必須要用高強度、耐腐蝕、耐高溫的鋼材,國內生產質量還是不太穩定。
我們也試過用你之前協助納米材料那邊制造出來的納米涂層,但是效果還是甚微,耐腐蝕程度確實夠,可是一但連發,乃至長時間連發,高溫還是會出現變形狀況。
我們不可能在海上開戰后,就只用它發一導彈,之后等涼了再繼續發射。
不知道咱們有沒有什么其他解決方法?”
另外一個白大褂中年男人也皺著眉插嘴道:“對,如今咱們自己產的鋼材耐性和耐沖擊性都太差,艦炮基座、攔阻索支撐結構如果用這種鋼材十分容易斷裂。
在戰爭中發生這種狀況,會對航母本身的自衛系統造成很大的隱患。”
材料問題一直是制約華夏科技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這一點夏黎也沒招。
她在南島的時候曾經給船廠那邊提過建議,如今鋼的質量已經比以前好上許多。
但說句實話,民用鋼和軍用鋼差別實在太大,哪怕向前進一大步,但底子在那兒呢,就算給貓吃的再胖也打不過老虎。
“目前國內的鋁合金硬度確實不夠。
毛子國的鎳鉻系鋼材雖然性能不錯,但華夏是“貧鎳少鉻”的國家,依賴進口,前段時間得知咱們在制造航母,如今那邊也開始卡著咱們的脖子,不肯輕易賣鋼了。
之前我已經和鋼廠那邊商量,讓他們試著往鋼中添加釩、鈮、鈦等微量元素,利用其細晶強化和沉淀強化作用,在不過度犧牲韌性的前提下,看看能不能有機會大幅提高強度。
材料學那邊的李教授也說,可以試試淬火加回火的老工藝,看看能不能控制鋼材內部的金相組織,以保證鋼的韌性。
如果成功了的話,咱們這邊就不缺鋼材了。”
華夏目前的鋼全部依賴進口,人家說卡你,就把你卡的死死的。
制造核動力航母這么大的事兒,掛到公布名單第1位的還是“雷空的愛徒”,毛子國自然會卡華夏。
夏黎手動能力基本上全來自于末世,煉鋼這種專業性極強的材料基礎知識,并不在她的所知范疇內。
就是這幾樣微量元素,都是她靠著這些元素的特性倒推的,再者后世各種營銷號上無論什么金屬往里面加點“鈦”,好像就都變得韌性極強又厲害,現在反正華夏這邊自己也造不出來,死馬當成活馬醫吧。
至于能不能成功,連她自己都不知道。
想了想,她還是斟酌著道:“你們那邊測算一下最少用鋼量。
如果那邊的試驗不成功,我到時候和組織上申請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其他渠道可以購買。”
畢竟這段時間她那計算機系統的生意陸陸續續的已經開張了,華夏沒少賺稅收。
托哪個愛國華僑偷偷弄回來點兒,應該也行吧?
但估計如果要是太多的話,就算愛國華僑想幫忙弄,也弄不回來那么多。
最先攔住夏黎的那名青年嘆了一口氣,也只能接受這個現狀。
等夏黎回答完他的問題,甚至沒等其他人繼續問問題,他就從后腰處拿出來一卷兒圖紙,攤開在桌面上。
“夏工,這是我們小組吸取了大家給出的經驗以及你的建議,繪制的導彈發射裝置圖紙,您看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
想讓大伙早點說完,早點拉倒的夏黎:……實不相瞞,生產隊的驢都不是你們這么壓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