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心叫不妙,宇文化及的這一拳出的時機極其巧妙,剛好卡在石龍身體升上鐘樓,無處借力的當兒,這才終于出手。
但也就在這一瞬間,石龍斜沖而起,腳底貼著巨型的大鐘疾沖橫渡,像在足履平地上般,倉促之間已凝好氣力,雙掌驟化紅芒,迎向宇文化及的拳風。
“石兄好高明的輕功。”
宇文化及臉色不變,甚至還來得及贊一句,兩人在半空中硬碰硬的對撼了一擊,這是冰玄勁和推山掌的第二次對拼。以宇文化及高超的身手,仍給石龍的推山掌迫得往后飄退,只好伸手扶住鐘樓的樓壁,好化解那驚人的壓力。
冰火交加,爆發出沉悶的巨響。
石龍暴退數步,身體往后疾飛向身后六米高的巨型銅鐘,此刻,他的全身上下已經掛上了厚厚的冰霜。顯示適才兩人過招時,石龍吃了大虧,完全擋不住宇文化及的冰玄勁。
石龍運聚全身功力,急急的嘗試化解侵入體內的冰玄勁,以他的功力,不難聽出寺外,已有十多個柔微細長的呼吸聲正在逐漸迫近,顯示包圍著他者均是內外兼修的好手。
宇文化及得勢不饒人,雙足在鐘樓上微微借力,閃電般的追擊過去,不給石龍半點喘氣的余地。他的拳法異常凌厲,拳頭上面裹著一層厚厚的冰勁,搶在石龍撞上銅鐘之前隔空一拳擊去。
石龍這時才剛剛化開侵入體內的冰玄勁,眼見敵招去頰僅寸,眼神微微一凝,連忙剎止住身形,身體像是掛了個秤砣似得猛的墜了下去。
作為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之一,高旻寺的塔林向來為世人所稱道,多年前,當時的揚州郡守吳惟華于三汊河岸籌建七級浮屠,以紓緩水患,名曰“天中塔”,塔成之后,復于塔左營建梵宇三進,是為“塔廟”這便是高旻寺的前身,三百年前,當時的皇帝梁武帝蕭衍登臨寺內天中塔,極頂四眺,有高入天際之感,故書額賜名為“高旻寺”。
在視野的盡頭,兩人身形如電,飛掠至天中塔之巔,此塔高至天際,眼神不好的人,只能看見塔頂的兩個剪影在影影綽綽,相互糾纏。
兩人噼里啪啦的激斗了百來招,石龍此時剛發出一記掌風,迎向宇文化及的拳勢,宇文化及第二股氣勁,已倏然壓頂而至,吹得他發散衣揚,呼吸不暢。
石龍暗叫不妙,經過一番苦戰,他的內力已經消耗過半,但反觀敵手,卻依然氣定神閑,似乎尚有余裕。
這宇文化及,不愧是三品的高手啊。
耳邊已傳來冰風暴的狂嘯聲。石龍猛一咬牙,奮起余力,雙掌前推,迎向宇文化及的氣勁。
“蓬!蓬!“
兩聲氣勁交觸的激響后,宇文化及的冰玄勁立時給沖散了大半,但仍有一股化作冰寒的氣勁,攻進他體內。
石龍臉上青意一閃而過,忍不住吐出一口鮮血,踉蹌移跌數步,朝著天中塔下面跌了下去。
宇文化及此刻占了上風,自然氣定神閑,腳不沾地的在塔尖點了一點,亦是跟著跳了下來,聚集了十成功力,操控第三波氣勁轟了過來。
耳邊只聽風聲呼呼作響,兩人在半空中對視了一眼,宇文化及在高處沖石龍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殺機。
眼看避無可避,石龍情急智生,在半空抬掌轟向面前的天中塔,只聽轟然巨響,借著反彈之勢,他的身體向后疾竄寸許,恰好躲過了宇文化及的冰玄勁。
宇文化及的全力一擊擦著石龍的發間過去,結結實實的轟在了天中塔上,高聳入云的天中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上到下逐漸結成了雪白的冰霜,緊接著隨著兩人的轟擊出現了幾道龜裂,龜裂逐漸擴大成裂口,整座天中塔毫無預兆的坍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