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安字落在紙上的時候,宣紙上的才氣驀然竄至了六寸,臻至了鎮國的地步。
僅僅六句便已鎮國!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貢院鐘樓上,放置了數百年的大鐘緩緩鳴響,振聾發聵。
窗外,曾見證過不下千萬名才子金榜題名的大槐樹枝葉緩緩搖動。
一股無比精純的才氣從天而降,悄然沒入體內,緊接著,余寧體內的才氣剎那間沸騰成了煙霧!
就在這一瞬間,余寧眼前驀然了閃過一幅幅畫面。
有人峨冠長須手駕龍舟,邀游天宇。
有人骨骼權奇,長眉疏發騎青牛入關。
有人袒胸露乳踏浪而歌。
有人據席而坐教化三千弟子。
有人頂天立地只手可擒星河。
一幅幅上古先賢的畫面輪流在余寧眼前閃過,讓他沸騰如霧的才氣猛然下墜,凝成了一座晶瑩夢幻的“宮殿”。
文宮已成!
余寧操控心神,可以“看到”在自己的胸口處,依稀可見一座晶瑩夢幻的巍峨宮殿,穿過巍峨的青銅大門,內部有一幅幅壁畫,畫著峨冠長須的軒轅黃帝,畫著長眉疏發的道祖老子……象征著到達各道之頂點的先哲們為“諸道”之延續做出的貢獻。
在大殿的最中心,有一座七尺來高的雕像,正是余寧自己,同樣穿著一身月白色的儒衫。
說實話,真的挺帥的。要是擺到瑯嬛福地,說不定會被段譽認為是神仙哥哥吧?
余寧很不要臉的想道。
在雕像的頭頂,隱約可以看到一縷霧狀的才氣,目前有七寸長短,才氣如劍狀,直指天空,極為鋒利。
“《博物志》里有載:童生才氣如蠶,秀才才氣如針,舉人才氣如劍,進士才氣如槍,看來書中記載的果然沒錯,我現在才氣有七寸,哪怕是在舉人里面,也算是佼佼者了。”
又看了一眼文宮四周,除了中間的雕像外,周圍還有七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盛放著一顆夜明珠,夜明珠在恍若無垠的虛空中散發著幽深的光芒,映射到余寧的雕像上,滋養著才氣。
余寧操控心神過去看了一眼,最大的那顆夜明珠是一首詩文《把酒問月》,隨后是《古朗月行》,再然后是《雨打芭蕉圖》《枯槎鸜鵒圖》、《仕女圖》等四幅才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夜明珠,最后一顆夜明珠則讓余寧有點沒想到,居然是《長生訣》。
望著柱子上一閃一滅的七顆夜明珠,余寧不由恍然大悟:“原來我心在處,無處不文宮。”
從文宮里退出來,余寧只覺得神清目明,頭腦前所未有的清晰,全身的才氣都在緩慢的律動,全身上下有一種難言的暢快,至于到了舉人之后,如何才能使用戰詩詞,恐怕要在接下來慢慢試驗了。
握緊了筆,一筆一劃的寫下了古朗月行的最后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