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余寧來到文廟廣場前面時,才氣灌頂儀式還沒開始,在幾個小吏的帶領下,去了貢院里的一處偏房。
在偏房里,新科舉人已經來了不少。見到余寧后,紛紛向他拱手致意。
有的稱余解元,有的稱余四甲,勾肩搭背,稱兄道弟,親熱的一比,跟親兄弟似的,余寧甚至懷疑,只要他在文廟廣場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那他離滿門抄斬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這會,負責主持才氣灌頂儀式的祭酒王弼還沒有過來,但文廟廣場入口處,也已經站滿了身穿鎧甲,手拿長槍的精銳甲士,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甲士可不是那些當做計量單位的可憐蟲,似乎都曾見過血,給人一種極為鐵血強悍的感覺。
正因為有這些甲士的存在,哪怕隔的很遠,但膽敢高聲喧嘩的人也不多,絕大多數人只敢低聲BB幾句。
沒過多久,鐵人王進喜——哦,不對,是沈括帶著十幾個小吏捧著一些東西走過來,微笑著告訴余寧等人要換上舉人服,佩舉人冠。
余寧其實挺舍不得脫下系統獎勵的衣服的,一直以來至少給自己的顏值增加了二十個百分點,甚至給他帶來了小衛玠的稱號,但看包括李尋歡和祝允明在內,所有人都開始寬衣解帶,也不好搞特殊,穿上青綢藍緣的舉人服,戴上鏤花銀座,上銜金雀的舉人冠。
根據大乾規定:秀才在正式場合要穿藍綢青緣袍,而舉人則要換穿青綢藍緣袍的舉人服,平時可以不穿,但不能亂穿,違者杖三十。
余寧穿好衣服后,,對著鏡子照了照。沒想到還挺不錯的,簡直跟漫畫里走出來的美少年一樣。
絕對不是魚住純那種!
穿好舉人服之后,諸位舉人要對鏡整理衣冠,如果儀容不整的話,很容易被視為輕慢圣人。
接受才氣灌頂的位置是以鄉試結果進行排列,整理好衣冠后,余寧便在眾位舉人的首列站定。
好不容易等到吉時,余寧列前,眾舉人紛紛走出偏房,沒過多久,王弼與另外一位陌生大儒姍姍來遲,帶著一百五十名新科舉人,越過一道木柵欄,走進供奉儒家諸圣的圣廟。
想要獲得才氣灌頂,必須要先拜祭這些上古圣賢。
以孔圣為首,下首則是青史留名的四位儒家亞圣:孟子、荀子、曾子和顏回。
這幾位上古圣人和大賢,個個都是高冠博帶,臉色或平和,或剛毅,也正是這些先賢為世間著書立說,立道德,講仁義,教化萬民,才能使人之所以能與禽獸區分開來。
同時也只有這種無與倫比的大胸襟,大抱負,才是圣人之所以為圣人的根本原因。
“儒家諸圣是這樣的氣質,我在《長生訣》中見到過道家真人廣成子的畫像,卻又是另外一副模樣。不知道佛家的佛陀又是怎么樣的一種樣子?九月九日要去一趟少林,到時候倒是要好好領悟一番。”
余寧之前雖然見過孔圣和諸位亞圣的塑像,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能有這般深刻的感悟。
沈括在一旁敲響玉磬,吉時已到。
王弼面容肅穆,朗聲念起了《祭諸圣文》:“周室頹隳,禮樂廢弛,九州失馭。戰伐出于諸侯,列國窺竊神器……春秋之末,孔圣起于陬邑,感萬方之多難,乃馳驅以宣教。冀輔弼于亂世,欲敦厲于黎庶。然則宮寢邃遠,王者不悟。有楚狂接輿歌而過之,痛詈鳳德之衰,切悲廟堂之殆。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孔圣乃歸魯,不復出游……”
如此一番駢四儷六的祭文過后,王弼灑了一杯酒,閉目念道:“江南貢院祭酒王弼攜一百五十舉人祭拜眾圣,請眾圣降才氣,壯我大乾國運!”說完跪下。
以余寧為首,其余一百五十名舉人也跟著跪下,重重叩首。
也就在這時候,余寧驀然感覺,整個天地都忽然抖了一抖,一股仿佛能夠充塞天地的力量滾滾壓迫而來,這種奇特的壓迫感,甚至能夠比擬天地間的威能。而這種奇怪的力量,卻仿佛是來自于面前的那幾尊圣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