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軍餉問題本就是大梁一直以來的心病,如今在這個情況之下,十二皇子的這一問,無疑揭開了一個難以忽視的傷口。
郭武烈眉頭微皺,顯然這個問題也讓他有些棘手。
作為兵部尚書,他更知曉軍餉不足一直是困擾大梁的難題,尤其是在這樣的緊急關頭,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確實需要深思熟慮。
姜辰的心中也不禁沉重起來,他明白,兵力再強大,如果沒有充足的軍餉支撐,最終也只能是無用之舉。
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兵部尚書郭武烈站在大殿中央,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但他依舊挺直了腰板,面色沉穩地回稟道:“陛下,臣已接到西域前線戰士的急報。因北羌三公主此前索要三十萬石的糧餉,所以……遲遲沒有發出。”
郭武烈的聲音雖然平穩,但每一個字都帶著一種微妙的推諉之意。
他刻意提及三公主的索糧,顯然是要將責任推到北羌的身上。
這一番話表面上看似無懈可擊,但姜辰心中卻不由得冷笑。
郭武烈的用意再明顯不過,他這是要拿北羌三公主索要軍餉為借口,將注意力放到大梁與北羌之上,甚至要在大梁和北羌之間挑起新的爭端。
姜辰的眼神微微一沉,語氣卻依舊不急不緩地問道:“兵部尚書,如今北羌三公主的三道難題都已解決,龍淵寶劍也已經歸還大梁,北羌三公主也沒有再索要軍餉。那么,關于西域的軍餉是否已經發放?”
郭武烈微微一滯,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隨即支支吾吾地說道:“這……尚未發放。”
聽到這里,梁皇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眼中燃起了一絲憤怒的火焰。
他的聲音驟然提高,帶著壓抑不住的怒氣:“為何尚未發放?”
郭武烈被梁皇的怒氣震懾得渾身一抖,強自鎮定道:“陛下,只因戶部國庫緊張,所以軍餉暫時還未發放。”
梁皇的眼中怒意更盛,他的目光轉向一旁的戶部尚書曹守庫,聲音如同滾雷般在大殿內回蕩:“國庫緊張?戶部何在?”
曹守庫站在殿前,雙手緊握在袖中:“回稟陛下,如今國庫確實緊張,這雖然是不爭的事實。
然軍餉乃國之大計,臣認為即便國庫再緊張,兵部尚書也應當有其他辦法籌措軍糧,保障前線將士的安危。”
話音剛落,大殿內頓時一片寂靜,曹守庫這番話看似在陳述事實,但實則暗含責備,顯然是在將責任推回給兵部,認為兵部沒有盡職盡責。
郭武烈心中暗恨,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他知道此時爭辯只會引火燒身,但他絕不能讓自己成為這場風波的犧牲品。
他低下頭,語氣依舊恭敬,但話語中卻多了一絲隱忍的反擊:“陛下,兵部已盡力籌措,但國庫緊張,實在是無力為繼。若戶部能夠調配更多資源,兵部自然會全力保障軍餉的發放。”
這番話猶如火上澆油,再次點燃了梁皇的怒火。
他猛地一拍龍椅,聲音震耳欲聾:“你們全都是推諉之詞!國庫再緊,難道就不顧前線將士的生死?你們都在推諉,都是托辭,如此這般,你們讓朕如何將守國的任務交于你們?”
郭武烈面色沉靜,心中卻已是怒火中燒,心中暗暗地將戶部尚書曹守庫的祖宗問候了十八遍!
他知道曹守庫在有意推脫責任,但他也無從反駁,畢竟軍糧籌措確實是兵部的職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