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姜辰低下頭思考時,九皇子姜瑜不知何時已經走了出來。他目光冷冽,步伐堅定,猶如一只利爪已經伸向了姜辰。
他環視了一圈,眼神掃過白秉公、楊正明,最后定格在姜辰身上。然后,他緩緩開口:“陛下,三人都未能解救公主,恐怕他們的能力已然不足以擔當重任。此時若不立即處置,恐怕再也無人能擔此大任。”
姜瑜的語氣鏗鏘有力,絲毫不留情面。他的目光如同鋒利的刀刃,劃過姜辰的臉龐,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他的言辭猶如火上澆油,讓本就緊張的局面更加動蕩。
而六皇子姜復則在此時站了出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惋惜之情,似乎在為姜辰等人的不幸命運感到惋惜。
但他的話卻猶如一把刀,直刺朝堂的核心:“斬殺三人雖可惜,但陛下既然下令,必定不能反悔。一個皇族的威嚴,一旦失去,如何還能再立足?”他的話音一落,周圍的文武百官紛紛低下頭,表情復雜。
姜辰的心情如同翻涌的海浪,難以平息。他知道,自己再不做出決斷,便無法回頭。眼前的局勢已不容他再拖延。
其他的尚書、侍郎則紛紛交頭接耳,雖然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少數人員為姜辰等人求情,但是無奈更多的人是抱著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
朝堂上,氣氛瞬間變得愈加緊張。那些手握權力的文武大臣們,像是獵豹般的眼神在姜辰身上游移,卻又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此時的朝堂,猶如一個宏大劇場,所有人都在扮演著各自的角色,而每一個人的背后,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心思。
低聲的交談聲充斥著整個大廳,許多大臣都在低語商議,不斷交換著彼此的看法。他們的眼神中,更多的是一種旁觀者的冷漠和期待,仿佛姜辰的命運早已不再屬于他自己,而是成了他們權力斗爭中的一顆棋子。
這些聲音在姜辰耳邊漸漸模糊,他的眼睛微微瞇起,心中的寒意漸濃。雖然他不至于完全聽得清楚每一字每一句,但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敵意與隱忍。這些大臣們,在朝堂上互相算計,在背后更是刀光劍影。
就在此時,幾位特別活躍的大臣卻站了出來,他們毫不掩飾自己在這場風波中的立場,尤以兵部尚書蘇云良、禮部尚書穆紳儒和戶部尚書曹守庫為最。
蘇云良眉頭微挑,臉上帶著幾分不以為意的笑意,他慢慢站了起來,平穩的聲音卻如同巨石落入湖中,激起了陣陣漣漪:“陛下,十六皇子和兩位大人都未能履行責任,未能按時解救十三公主。既然如此,依我之見,按照陛下的口諭,徹查此事是理所應當的。畢竟,皇家的威嚴不可褻瀆。”
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十分堅定,帶著一種權威感。他的話一出,朝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嚴肅了,許多大臣紛紛點頭附和,顯然,他們已經開始認同蘇云良的立場。
作為禮部尚書,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同樣不容小覷。他的眼神深邃,猶如一池死水,透過一張表面平靜的面孔,能夠看見深藏其后的冷酷:“陛下,禮法不可忽視,家國之大義在此。既然十六殿下等人無法完成使命,那便應當嚴懲,以儆效尤,才能震懾不法之徒。”
穆紳儒的言辭更顯得嚴謹而深沉。他以禮部之名發聲,目的是維護朝堂之法,但在他那沉默的眼神中,卻仿佛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算計。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