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到姜哲近前:“老師,你需不需要毛筆,我這些都是好毛筆。”
姜哲明白老婦人的稱呼只是客氣,但被人稱為老師,還是有些不太好意思。”大娘,我不是老師,我是學生。你先坐下,讓我看看。”
老婦人露出笑容,把手里的籃子放在姜哲近前。
籃子很舊,里面鋪著一塊灰布。灰布上有三捆毛筆,每一捆毛筆大約有十幾支。
姜哲從老人的打扮,判斷其的生活窘迫。
他已經想好,只要毛筆的質量不太差,就買幾支,當做是幫老人一次。
老人給姜哲介紹。
“一共三種毛筆,小狼毫,大白云,大羊毫。這些毛筆都是我老伴自己做的。他原本在我們鎮上的毛筆廠工作,后來毛筆廠沒了,他就打零工,現在回家養老,閑著沒什么事兒就做幾只毛筆,都是好用的。”
姜哲拿起一只小號的狼毫筆。
筆桿是通體烤紅竹桿,筆頭大約5、6毫米的口徑,出鋒兩厘米左右。
白云筆略大,羊毫筆最大,出峰三厘米左右。
三種筆的型號都偏小。
姜哲邊挑邊問:“大娘,您這三種毛筆什么價?”
老婦人說道:“狼毫筆39元一支。白云筆35元一支,羊毫筆26元一支。”
姜哲動作一頓。這個價格可不低。
在2001年,市面上已經有摻雜尼龍毛的毛筆出現,價格在幾十元以上的小號毛筆,那都是高檔筆。
他明白,老婦人的毛筆為什么推銷困難。
姜哲猶豫片刻,問道:“大娘,我能用清水試一試嗎?”
“可以。”老婦人抽出一只筆毛散開的狼毫筆,遞給姜哲。
姜哲把毛筆吸足清水,在左手背上書寫,感受筆尖的靈敏度。
他寫了幾個楷書和行書字,驚訝的發現,這只小號狼毫筆異常好用。筆尖靈活,彈性自然,不散峰,提按使轉的不同動作,都能夠讓力量順暢的到達筆尖。
姜哲獲得書法等技能后,對毛筆的了解也隨之增加。
很多人說起狼毫,就覺得應該彈性不錯,其實,這是一個誤解。真正的狼毫,比羊毫的彈性只是略多一點。
那種彈性很強的狼毫,只能說明里面摻和了尼龍絲。
姜哲問道:“大娘,狼毫筆用什么材料加健?”
大娘說道:“我也不太懂,聽我老伴兒說這里面加苘麻。
苘麻需要梳理,特別麻煩。有苘麻的筆,吸水性好,筆鋒飽滿。好用。
我老伴做毛筆不加別的材料。另外兩種,也是用苘麻加健。”
姜哲擔心遇到那種情況:給伱試的都是好用的,你要多買,質量就參差不齊。
老人似乎明白姜哲的疑慮。“你放心,我老伴擇筆很仔細。”
姜哲把三種毛筆都試過,發現狼毫和白云筆最好用,羊毫筆一般。
老婦人告訴姜哲,白云筆是用羊狼毫做筆柱,外層披毛是也羊毫。
“我老伴兒告訴我,這筆原本就叫白云,就是以前傳統白云筆的做法,有的筆廠在筆柱里加紫毫。咱們這兒買不到好的紫毫,就用苘麻來加健。”
姜哲選了五支狼毫,五支白云筆。
老婦人笑的很開心,對姜哲說道:“毛筆都是沒有刻字的。你想要刻字,我老伴能幫你免費刻字。”
“哦,是嗎?”姜哲來了興趣。
老婦人指了指她家:“我老伴走路不太方便。在家里做毛筆。你可以去我家里,讓我老伴給毛筆刻字。”
“好,我跟您過去。”
……
姜哲跟著老婦人走進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