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姜哲在全神貫注的作畫,他沒有打擾。
姜哲已經從小心翼翼,習慣用毛筆勾線造型,到勾勒山石樹木,特別是勾勒人物時,初步體會到國畫線條變化的趣味。
老師提示可以課間休息,把姜哲從作畫狀態中拉出來。
他端著水杯,去水房接熱水。
班里有幾個其他專業的學生,聽說過姜哲的名聲,一直不服。
一個留著長發的男生,悄悄走到姜哲作品的旁邊,觀察一會兒,回去拿著自己的作品,來到廖老師旁邊。
“老師,請您幫我看看,我的畫有什么問題?”
廖老師放下水杯。“剛才,你作畫的時候,我看了。用筆缺少變化,線條有些死板。
在造型方面有些猶豫。”他指著畫面的一個樹叉:“造型微妙的地方,你沒有信心,明顯有描,抹的痕跡。有些線,是一點一點的扣出來的,這種扣出來的線,很死板。”
這些評價很直白,廖老師說話就是這個風格。
被批評的長發學生,向老師表示感謝的時候,表情有點尷尬。
旁邊有個高顴骨大腮的男生:“老師,我剛才看了姜哲的畫,好像和這幅畫差不多,他們誰畫的更好一點。”
廖老師看了看這個男生一眼,笑呵呵的問道:“伱怕他們打不起來,是吧?”他知道學生之間會相互攀比,有特別是同齡人有成績之后。只不過,有人隱藏在心里,有人說了出來。有人是良性競爭,有人卻挑撥關系。
“不是,我就是想知道,哪一種方法更好。”被懟的男生,急忙辯解。
長發男生看了高顴骨一眼,不懂聲色的遠離。
“拿著你的畫,過來。還有你。”老師讓這兩個男生把自己的畫,拿到姜哲作品旁邊。
兩個學生無奈,把畫擺到了一起。
廖老師分別指出三幅畫的山石:“你們畫的內容不一樣,但是,看姜哲的起筆,逆入,運行的時候,保持中鋒用筆,很穩定。接近轉折的時候,筆鋒再次逆行,果斷轉折。畫出山石圭角的時候,并沒有刻意的去瞄,而是依靠頓筆運行和轉折,讓毛筆自然的變化,完成造型。
中鋒側峰之間的轉換,以及筆鋒運行中自然出現的墨色變化,才有筆墨韻味。
你們為了描畫山石,在變化多的地方,一點一點的拖動毛筆,這就是死板,出現的線和墨色,很難看。”
這時,旁邊有不少人圍攏過來,兩個男生越發覺得難堪。
廖老師借著這個機會,指點所有學生:“你們如果想隨便畫畫,拿到學分,那就這樣畫吧,也沒什么,可以通過。
如果你們以后想繼續研究下去,一定要注意學習書法,提高用線的質量。臨摹的時候不僅僅是要像,還要理解名家怎么用線,把筆墨融入到造型當中,讓人感覺不出來,這才是高手。”
他停頓片刻,回到講桌旁邊,喝了一口水,才繼續說道:“現在說這些,有點兒早剛才,有幾個人用拿鋼筆的姿勢描線,不對,你可以暫時達不到要求,但是要慢慢練。”
指點結束,學生們紛紛散去。
長發男生和高顴骨,把自己的畫拿回原位,離開教室時,誰也不看誰。
姜哲端著保溫杯回來,不知道剛才發生的事情。在接下來的作畫過程中,他發現有同學來看他如何勾線,讓他有回到油畫專業教室的感覺。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