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周四上午,嚴老師會在畫室,指導學生創作。
姜哲打算拿自己的八幅小水彩畫和剛完成的兩幅油畫創作,給嚴老師看,還想請秦教授幫忙看畫,所以,第一個來到畫室等待。
班長來開門,看到姜哲已經在門外等待。“來這么早?”
“早點過來,請嚴老師看看作品。早點開始修改。”姜哲說道。
班長一邊開門,一邊開著玩笑:“你這么勤奮,讓我們壓力好大。”
姜哲回應:“你可比我勤奮,大部分時間,你是第一個來畫室。”
兩人進去畫室,開窗透氣。
姜哲看到畫室里擺著一些同學未完成的作品,就走過去一一欣賞。班長拿來自己的作品,和姜哲交流,互相找問題。
門口傳來腳步聲。
嚴老師端著水杯,提著一個手提包,走進來畫室。
班長和姜哲一起打招呼。
嚴老師笑呵呵回應,把杯子和手提包放下。
姜哲給嚴老師搬來了畫凳。
嚴老師說了一聲謝謝,然后問道:周五沒看到你,有新作品嗎?”
姜哲拿來自己的作品,擺好。
嚴老師先看水彩,邊邊問:“這是寫生,還是自己想象的?”
姜哲答道:“先寫生,然后又根據寫生稿進行創作。”
哦~嚴老師快速看過所有水彩畫,然后,從中挑出一張仔細觀摩。
看了一會兒,慢悠悠的說道:“這張畫,雖然人物輪廓有點模糊,但動態清晰。把曬衣服的動態表現得很生動,甚至因為輪廓模糊,能產生一點錯覺,有殘影的感覺。”
他又挑出一幅,“這張,人物正在切桃子,最有意思。這些背景,衣服,水果的暖色,有層次,營造的整體氣氛非常好。”
他看向姜哲,說道:“晾曬衣服的這張,光感好,雖然有些地方因為水彩的肌理,變得模糊,但這種模糊反而有一種朦朧的美感。另外一張的色調層次,從純度最高到最灰的變化,很有節奏。
是借鑒了印象派畫家的辦法?”
姜哲說道:“我研究了維密爾的帶珍珠耳環的少女,還有雷諾阿的磨坊餐廳。”
“還有嗎?”
姜哲又拿來兩副油畫。一幅畫中,表現女子坐在沙發上,手里端著茶杯,看向窗外,另一幅畫上,女子正在收拾書桌。兩幅畫的顏料還沒干透。
嚴老師看著畫面,露出笑容:“這是把水彩畫進行了豐富。
你要油畫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的造型習慣展示出來了。所以,一看到這兩幅畫,先看到你的造型技巧。
其次,色彩做了一些改變,能看出來,人物衣服和環境的色彩,是經過篩選和提煉。”
他停頓片刻,說道:“給你一個建議。”
姜哲明白,這是嚴老師對繪畫有不滿意的地方,打起精神仔細聽。
“學習色彩,不可能有公式和固定程序。每一個畫家的用色方法,是主觀感受的體現。
你剛才說,伱學過雷諾阿的畫,有什么感受?”
姜哲說道:“第一個感受,那幅畫里面很難分出誰是主要角色,誰是次要角色。另外,用筆用色,想要打破傳統的構圖模式和塑造模式。畫中人物,穿著一些19世紀的衣服,但是,畫家用筆觸和一些活躍的色彩,表現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