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真問道:“怎么樣?效果還滿意吧?”
姜哲點頭:“特別好。”
汪真說道:“我給你個建議。以后,作品風格如果要做大的改動,一定要慎重。”
姜哲看向汪真,問道:“我的作品風格改動很大?是不是有人提批評意見了?”
汪真說道:“能看出來,你在求變,暫時沒聽到批評。但是,你的風景畫和肖像畫,正在形成自己的特點,而且,銷售的不錯。如果做大的改動,可能會讓一些客戶不認同。”
姜哲說:“如果一味的保持成熟風格,就很難再有進步了。”
汪真說道:“不是不能變化,而是要慎重。我給你舉一個例子。
咱們國家曾經有一位很有名的國畫家——陸氏。他的山水畫,曾經創造過拍賣記錄。”
姜哲點頭,知道這位畫家。
“陸氏晚年,也想做改變,學習了西洋畫,已經開始在風格上做變動,可惜,當時幫他賣畫的畫廊告訴他——陸先生。你的畫一改,很多買家都不認了。
這位畫家為了賣畫,不得已,又把畫風改回了之前的成熟山水畫風格。是非功過后人評,但是,對他來說,當時的選擇,是無奈的選擇。
我這么說,只是讓你慎重。幸好,你這次的改變并不大,延續了之前的造型優點。”
姜哲說道:“謝謝你的好意。我會慎重考慮。”
盡管聽到了一些反對或不同的意見,姜哲對于這幅畫很有信心。系統將其評價為精品,說明其在美學方面沒有偏差。
他也明白汪真是好意。但自己才二十歲,不可能把風格固定下來。
周五下午。大二油畫班的同學,陸續把自己的作品,搬到了美術館,等待初選。
姜哲和付敏幾個人,幫著同伴同學搬運作品,然后來到美術館門口,等待汪真把作品送來。
牟星說道:“姜哲,我聽付敏說,你這幅畫改動挺大。畫的什么內容?”
最近,他沒去畫廊,沒能看到姜哲的新作品。
姜哲答道:“等一會兒,你就看到了。”
此時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在往美術館送作品。
蘭馨也走過來,和他們一起等。
汪珍的車輛比預定時間,提前到來。
工人們幫他們把作品都搬下車,送進美術館一樓。
姜哲幾人的作品,帶有防護包裝,所以看不到內容。
胡老師和幾個年輕老師,正在引導學生,分門別類的擺放作品。
因為參加初選的作品太多。所以,在一樓空地上,擺了長長的幾排桌子,很多作品都依靠在桌子上。
姜哲幾人把作品搬到自己班級的位置,開始拆包裝。
姜哲看到付敏和牟星畫的都是肖像,作品延續了以前的風格。
班里很多人等著看姜哲的作品。包裝剛剛打開,就有很多人圍過來。
“你畫的是樂隊?”
“還是群像?”
“太難了。”
有人感嘆畫面色彩明快,還有人說人物造型生動。
姜哲雖然畫了一些戲劇性的人物和動作,但是對造型和美感的要求并沒有放松。
付敏和牟星幾人距離姜哲作品最離,已經開始觀察細節。他們的笑容慢慢變得有些不自然。
付敏兩次抬頭看向姜哲,支支吾吾的說道:“你以前畫人物……可不是這種風格?”
姜哲問道:“不美?”
“不是不美,而是,特點太明顯,是……太像了?”
姜哲說道:“做一次嘗試嘛。”他并沒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