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視線已經掃過周圍的作品。自己的畫,在這眾多作品中非常顯眼。造型、色彩等方面,從藝術創造的角度衡量,沒問題,唯一可能被詬病的是,把這些人的特點,畫的太鮮明了。
“走,去看看其他人的作品。”姜哲提議。
見到姜哲不在意,付敏也無話可說。
姜哲幾人在展廳走了一圈。看了大部分作品。參展作品數量,超過四百幅。
他們路過國畫系專業區域時,遇到了蘭馨。
蘭馨畫的是人物肖像,人物造型方法是工筆,配景的造型方法,用的是小寫意。
蘭馨找了個機會,小聲對姜哲詢問:“你的新作品,為什么突然改變風格?你不怕落選。”
姜哲搖頭:“人物造型風格沒變,只是色彩方法有變化。你的畫有明顯進步,應該沒問題。”
蘭馨正說著話,幾位老師招呼所有人,把作品擺好,登記之后,趕緊離開。
談話暫停。
姜哲和班里同學走出美術館之后,還有一些學生磨磨蹭蹭,觀賞其他人的畫。
很多人特意跑過去看姜哲的作品,直到老師們第二次清場。
有幾個學生走出美術館,看到周圍人少了,開始議論:“姜哲的新畫,構圖很好,但是,為什么把人物表情畫的那么夸張?”
“有點兒故意突出特點的意思。”
“我看,他是得意忘形,信手一揮,造型不夠嚴謹。”
“也有可能是收不住了。”
與此同時,很多人在議論姜哲的畫。以前,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和姜哲的作品擺在一起,總能感覺差距。今天看到姜哲的改變,一些人覺得,自己看到了超越姜哲的機會。
——
美術學院的院長和幾個系主任,以及各專業的負責人,再加各專業的骨干教師,總共二十幾人,組成了評選組。
院長對眾人講述總體要求,由系主任安排各專業的評選名額及具體要求。
二十幾位老師,開始在美術館大廳一樓的初選場地,選擇作品。
老師們選擇作品的方式,與藝考評選相差不多。
他們在行進通道上,慢慢走動,視線掃過一幅幅作品。引起興趣的作品,會讓他們多停留幾秒,有些畫,掃了一眼就過去。
各系都有一位老師負責記錄,把老師們挑出來的作品,排進入選名單。
每當有老師點出,某一幅作品可以留下,其他老師會一起評。大家都同意,就算是入選。
嚴老師看到姜哲的作品,盯著看了幾秒鐘,就說道:“這幅作品可以入選。大家看看怎么樣?”
附近額幾位老師看過之后,都表示同意。
“這張畫的色彩感覺非常好。”
“人物造型有力度。”
秦教授和系主任走過來,先后表示同意。
胡老師把姜哲的名字,記在入選的名單當中。
等到初選結束,匯總名單后,發展作品數量超出預計。老師們只好忍痛篩掉一些。
評選結束,胡老師陪著秦教授離開美術館。
“老師,姜哲的作品有明顯變化,我聽到很多學生的議論。”
秦教授問道:“你是他們的老師,輔導員,你怎么看?”
胡老師說道:“我覺得,姜哲這次的進步特別明顯,他的思考或者說繪畫意識,有了提高。很多學生不理解,應該是距離更遠,看不懂了。”
秦教授笑了:“不錯,你當老師之后,已經能站在一定高度看問題。”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