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他完成了第一遍刻畫,就回到自己的畫室。
正在考慮,是開始創作新作品,還是臨摹名作的時候,廖姐的電話打進來。
“廖姐,什么事兒?”
廖姐先詢問姜哲的近況,然后說道:“我今天看到咱們省文化報上,有你的消息,你聯系了報社做宣傳?”
姜哲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沒有,我沒聯系?”
廖姐說道:“省文化報上,刊登了你作品獲獎,特別是拍賣的信息,還刊登了一張你的作品。”
姜哲說道:“沒人對我打招呼?您覺得有問題?”
廖姐說道:“他應該是轉載。暫時看不出問題。明天,讓汪真給你找一份報紙,你自己看一看,就知道了。既然伱不知道,那我找人給你問問。”
“好,謝謝廖姐。”
姜哲已經想到,這會不會就是,系統所說的特殊機遇?
他查看系統,但系統只有榮譽值增加的提示,或許就是這一則報道有了作用。
姜哲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去影響這件事,干脆放下,開始考慮新的創作。
今天,在學校創作的人物畫,表現了校園生活,另一幅創作,就要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感。
姜哲想到表現黃昏時的景色。
學生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吃過晚飯,或散步或者去活動,也有人準備去學習。此時,大部分人處在休息、放松的狀態,那么,作品應該表現安靜,祥和的氣氛。
他調整草稿后,為正式創作做準備。
第二天,姜哲來到班級畫室,看到付敏幾個人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觀摩評論,
付敏見到他過來,詢問:“那個吵架的人,你畫的是誰?”
作品雖然沒完成,由于動態刻畫生動,所以幾個人都看到有趣的瞬間。
姜哲說:“這是我看到的,不認識。”
“跟我們說說。”其他人也好奇。
“真不知道。”
幾個人說話的時候,遲老師走進教室。
學生們紛紛回自己的位置,不用老師提醒,自覺開始創作。
遲老師巡視了一圈,來到姜哲身邊,說道:“昨天,我看了你的畫,改的不錯,把你的長處發揮出來了,慢慢畫,別著急,今天畫不完,可以延長時間。只要拿出好作品就行。”
“謝謝老師。”
姜哲開始在底色上做進一步的刻畫調整。雖然畫的是天黑后的景象,但在處理天空和周圍環境時,并不是一味的畫黑,而是畫成一種藍灰,朦朧的色調。
幾個人物所處的位置,有燈光照射,明暗對比突出,有點像舞臺效果,畫面左邊,能看到教學樓入口和一部分建筑。建筑的一些窗戶中,透出的燈光。
姜哲在刻畫人物的過程中,著重表現動態和神情,雖然因為尺寸關系,不得不概括一些細節,但依舊可以畫的非常生動。
人物在膚色,在燈光下的變化,學生們流行的服飾,盡量的貼近現實,同時,不同的顏色,融入整幅畫的色調。
他一鼓作氣,在下午要放學前,完成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