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紐約的第二天上午,姜哲一行人乘坐出租車,趕往他們今天要去的第一個目的地——新銳畫廊。
姜哲看著窗外的風景,小聲對汪真詢問:“今天這事情,有必要讓我一起去嗎?”
汪真答道:“佳士得公司,你必須去,畢竟,人家幫你拍賣作品,應該去拜訪一下。新銳畫廊那里,我需要你幫我撐場面。”
姜哲一直沒問,汪真等人究竟要來談什么業務。“我能起什么作用?”
汪真說道:“咱們國內的畫廊,學習了國外畫廊的部分經營方式。但是,咱們的畫家想要走出去,很難,除非是旅居國外,或者融入國外文化圈子。你是少見的特例。
你幾次在國外獲獎,有過拍賣成績,算是已經有了名氣。
國外的大畫廊,既重視一級市場,也在二級市場發力。
你跟我一起去,人家才不會看輕我們。”
姜哲說道:“我能有這么大作用嗎?”
有。汪真鄭重的說道:“以前,他們想來參觀學習,還要自己想辦法湊過來。”姜哲知道他們,指的是同來的幾位同伴。
“這兩年,這些國外的畫廊,想把一些畫家,通過我們,推薦到咱們國內的市場。所以,才有這次的機會。我們也想把一些畫家,推到國外市場。”
“你覺得,能成功嗎?”
汪真說道:“能不能成功,都要談談試試。”
一行人來到上東區一家畫廊。
畫廊的建筑外觀,融合了不同的元素,歐式傳統風格的屋頂,紅磚墻面,金屬框架的門窗,以及現代風格的招牌和簡約的裝飾。
汪真告訴姜哲,新銳畫廊,成立于11年前,雖然歷史不算久,但已經是紐約的大畫廊,在歐洲有了分部,據說,還打算在亞洲開設畫廊。
一位叫弗里克的中年男子,接待了眾人。
相互介紹的時候,弗里克非常熱情于姜哲握手:“姜哲先生,歡迎您的到來。今天,我們畫廊的兩位畫家,也會與大家見面,相信你們之間,會有很愉快的交流。”
姜哲也恭維對方幾句。
弗里克帶著姜哲等人,先參觀畫廊。
畫廊有四層的展覽空間。
姜哲看到了畫廊主推的畫家作品。
據弗里克介紹,畫廊運作了好多知名的畫家,包括已故畫家的作品。
姜哲聽到了一些知名畫家的名字。
他隱約記得,看過好多畫廊的宣傳里,也有這些畫家的名字,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反正自己是分不清楚,是真是假。
這家畫廊的展示空間,很有特色,盡量減去了多余的裝飾,突出畫作的效果。
這里有好多現代風格的作品,說白了,就是讓人看不懂的作品。
姜哲在一幅作品前,停下腳步。
這幅作品,用顏料模仿光滑瓷磚與玻璃的倒影,倒映出的形象很怪異。在一眾現代作品中,非常顯眼。
弗里克見姜哲注意這幅畫,就說道:“這是我們畫廊主推的畫家,大衛的作品。”
姜哲問道:“與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重名?”
“不,不,您誤會了。”弗里克笑的很開心:“大衛只是我們的稱呼。他們的姓名不同。”
一行人走到第四層,姜哲注意到一幅自己能夠接受的作品。
這幅作品上,用略微夸張的筆法,描繪了田園風景和勞作的農夫,機械。應該是表現米國式牧場生活,能夠讓人想到陽光散滿牧場的美好景象
一位畫廊工作人員,給姜哲介紹,這是一位女畫家——安妮的作品。
今天,安妮和大衛都會來畫廊。
參觀完畢,弗里克邀請一行人來到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