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暗,還能看得見嗎?”
“一會兒就,謝謝。”
“好吧。”班長重新把燈關掉。
幾個同學聽到對話,都開始注意觀察。
在略微昏暗的燈光下,畫面上細致刻畫的效果,只能算是寫實。
再次把燈教室的燈光打開,畫面在燈光下,效果比剛才更強。被細致刻畫的部分,仿佛能從紙上浮現。
“這怎么做的?”
燈光,會讓效果有這么大的變化?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討論。
姜哲和陳嫣在小食堂吃晚飯。雖然經過一下午的創作,有些累,但是,自己的思考得到驗證,讓他心情愉快。
陳嫣也看出姜哲情緒很好,就問道:“是不是創作很順利,或者,遇到喜事了?”
姜哲說了今天下午自己的發現。
雖然陳嫣也是通過藝考,進入了藝術學院。但是因為專業方向不同,她已經有一年半時間,沒有接觸繪畫,所以,聽姜哲所說的一些內容,自然聽不明白。不過,她的心情也受到姜哲的影響,變得愉悅。
……
飯后,胡老師拿著自己的素描作品,去找秦教授。
秦教授看過作品,指出了幾個問題。
胡老師問道:“老師,我在看姜哲作畫的時候,覺得他的新辦法不錯,我也回去試過,可是總感覺不太對。”
秦教授說:“把你的練習,拿來我看一看。”
胡老師有些不好意思,但最終還是拿來了習作。
習作很簡單,只畫用顏料畫了人物面部的一部分。
秦教授看完,就笑了。
畫上的人物,是按照素描稿,進行詳細刻畫,而且是模仿姜哲的技法。
雖然用了類似的辦法,但是,人物顯得非常的刻板,反而不如她以前的作品。
秦教授說道:“你不斷學習,是好事。姜哲的這個辦法,里面有幾個細節,你沒注意。
一些筆觸之間的過渡,有很微妙的變化。”
他指著兩個細微的筆觸,說道:“姜哲在畫的類似筆畫時候,用筆輕輕一掃,會形成一個自然的過渡。但有些筆觸之間沒有過度,就會形成線條。
兩個筆觸之間的接觸,會分出比較明顯的線,與柔和的轉折,種種豐富的變化,才會形成生動的形象。
因為他畫的一些變化太微妙,如果不仔細看就會被忽略掉。
另外,同樣的一個顏色,放在亮部,就是重色,放在暗部,又成了反光的顏色。你要仔細體會。”
胡老師又請教了幾個問題,才離開。
秦教授感嘆,姜哲的成長太快了,不止超越了同齡人,現在就連一些老師,都已經與他有了差距。
姜哲回到畫室,翻看畫冊,同時琢磨今天的實踐。
創作過程中,有不少人來看他的作畫過程。
他并不介意。
看明白,以及看明白之后的模仿,需要基礎和天賦。
他這次的實踐,有一個很重要的思路,就是畫專業性更強的作品。
讓觀眾看到效果,卻不明白是怎么畫出來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