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種眼神,她見過很多,但不知怎的,姜哲的注視,并沒有讓她反感。
在來到學校之后,已經聽說過,學校里有這么一位學生,做到了很多老師都沒有做到的事。已經算是一個職業畫家。
對于一個現在只求安穩的人來說,他并不想關注這個學生。
但是當這個人注意自己的時候,她心中既有些驕傲,又有些慌亂。
正在休息的姜哲,并不知道自己在系統的幫助下,提高額親和力,正在無形中起到作用。
距離上課還有十幾分鐘,姜哲提著工具箱和裝畫紙的包,走向教室。
他在樓下遇到了秦教授和胡老師。
姜哲向兩位老師打招呼。
秦教授笑著說:“上午的習作,帶來了嗎?給我看看。”
姜哲從包里拿出習作。
秦教授在花壇旁邊,找了個休息椅坐下,觀看姜哲的作品。
他看的很仔細,從速寫稿,一直看到完整草稿。
看過第一張草稿之后,他說道:“這張畫,稍微有點兒亂,背景的人物太多。如果你要畫成正稿,效果再整體一些。”
他反復看第二幅和第三幅作品,良久之后才說道:“我個人更喜歡第三幅作品。
這張作品,你大膽的對畫面做了改變。讓畫中只出現兩個人物,有主有次。這種逆光的效果,容易出現朦朧感,如果能把這種逆光中的空氣,甚至空氣中略略浮起的灰塵以及人物一動一靜的感覺畫出來,那就特別棒。
當然,第二幅也不錯。從構圖,從人物塑造,畫面氣氛來說,也很好。用鏡子表達形象,也是你擅長的手段,只不過,這兩個人物,難分主次。
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有的時候,一幅畫想要做出突破,就要打破一些已經形成的規范。我只是提建議,你自己考慮。課上的時間里,你可以重點畫一張,不要著急。”
姜哲說道:“謝謝老師,我明白。我會在課余的時間,考慮另外的作品。”
“走吧,去畫室。”秦教授站起來。
走向教室的路上,姜哲已經考慮好,既然秦教授覺得第三幅草稿好,就在課上把第三幅作品畫成正稿。
第二幅草稿拿回家去,擴展成正稿。
回到教室,姜哲沒有急著畫油畫。
他拿出素描紙,準備畫一張詳細的素描稿,把造型的所有問題都解決。
秦教授開始檢查學生上午的準備情況。
很多學生會通過不同方式找素材。有的是去寫生,有的是把以前的素材重新組合,還有的學生,則是在上午的時間去圖書館找資料。
姜哲把紙張準備好,又把草稿放到了旁邊,作為參照。
有幾位同學看到了他的草稿,紛紛湊過來觀察。
“姜哲,這是寫生稿還是自己想象的?”
“肯定是寫生,這不是就是袁曉晗嗎?”有的同學認識舞蹈系舞蹈專業的學生。
“你上午去寫生了?”
姜哲無奈,簡單說了上午的經過。
聽到消息的同學,有的嫉妒,有的羨慕。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