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欒玉慧的眼睛,盯著一處位置。旁邊的桌上,擺著咖啡及各種咖啡具。背景有掛毯,綠植。
整幅畫的場景不大,重點表現人物的狀態。
畫完草稿,新鮮感與創作沖動,絲毫沒有被消磨掉。
他立刻找來一幅52x60cm的畫布,用直接畫法開始起稿。
之所以沒用最近正在研究的寫實性技巧,是因為,最近一直研究,加上素描的創作,難免有些膩。
自己也需要偶爾換換口味。
他采用馬奈,薩金特的直接畫法,用大筆觸進行概括,力求概括,生動。
姜哲從人物面部開始動筆,再畫背景的掛毯,桌面的瓷器——
直接畫法,也會出現顏料的凝結層。
第一遍鋪色結束。
姜哲想讓作品更精彩,開始翻閱畫冊。
特別注意看,馬奈,薩金特的作品。
馬奈何薩金特的油畫的凝結層,是古典主義畫家,無法比擬。
但是,在當時,沒有人會理解,如此厚實的顏料凝結層。那時的人,很欣賞學院派畫家。
姜哲知道,從馬奈之后的100多年后,弗洛伊德的作品上,顏料凝結層更強烈。
馬奈不是這種覆蓋畫法的首創。倫布朗的作品中,也有顏料調疊額痕跡。
除此之外,委拉斯拉斯的作品,也是好的學習規范。
他看過畫冊,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快速的調制顏色。畫第二遍色彩時,每一筆的都很概括。
因為桌子的遮擋,觀眾只能看到欒玉慧的半身像。
畫中,背景逐漸變得暗淡,以表現空間,但是,背光和受光是用冷暖表現,非常透氣。
在刻畫人物細節的時候是,特別是面部和雙手。
姜哲運用概括的筆法,既保證了大的關系,又能做到生動自然。
一層層的顏料疊加,畫面逐漸成形。
這幅畫尺寸不大,僅僅用了兩個小時。
姜哲感覺畫面內容已經足夠。果斷的停筆,后退查看。
這幅畫從遠處看,非常逼真。
為了驗證自己的探索是否正確,他用系統審閱作品。
出乎意料,系統給出評價是……您的新作品,達到了傳世作品的等級。
請給這幅繪畫命名。
姜哲覺得意外。
自己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居然又畫出一幅傳世作品,還是即興發揮的作品。
他隨即想到了兩個名字,品嘗咖啡的女子,或者,正在看畫的女子。
系統仿佛感應到他的想法,隨即提示:這兩個名字,均可使用。
見系統沒有進一步的提示,姜哲關閉系統,興奮的在屋里走動。
有了這幅作品。自己以后辦個展的時候,就多一幅支撐場子的作品。
冷靜下來之后,姜哲開始分析,即興發揮的一幅作品,為什么會成功?
這是寶貴的經驗。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