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找了一家食物種類豐富的早餐店。
姜哲選了油條,豆漿和茶蛋。
幾位老師除了選擇主食之外,每個人都要了一小碗的豆汁兒。
胡老師興致勃勃的嘗了一口豆汁兒。
姜哲看到,她非常努力的把豆汁兒吞下去之后,就再也沒去碰那碗豆汁兒。
另外兩位老師也是如此表情。
姜哲慶幸自己的選擇。
除了豆汁兒,其他食物還不錯。
四人吃過晚飯,陸續等來的幾位朋友。
其中有秦教授的朋友,也有趙老師的朋友。有些是本地人,又有如姜哲四人一樣,從外地趕來的人。
老朋友見面,一番寒暄。大家是同行,又很多話題,所以,相互之間很快熟悉起來。
其中幾人認識姜哲之后,盡管年齡差距很大,但依舊非常熱情。
“我之前聽說你的作品,在佳士得拍出了高價,今年還有沒有作品去參加拍賣?”一位老師詢問。
姜哲說道:“剛送去一幅,不知道能不能成交。”
另一位老師說道:“沒問題,上次是8萬刀,對吧,這次,怎么也不能低于這個數。”
姜哲急忙謙虛道:“上次拍賣,是因為一幅作品獲獎的影響。這次,佳士得給的估價是3萬~4萬刀。”
本想謙虛一下,說完之后,就覺得不太對,一不小心,好像在炫耀。
那位老師本來是順口恭惟一下,聽了姜哲的話,頓了頓,才說道:“不少了。”
最先問話的老師說道:“是,不少了,學畫的人很多,有幾個能賣出這個價?”
幾人很快轉移了話題。
秦教授有些想笑。平常和姜哲接觸的多,所以沒什么感覺。出來之后,這位學生讓他格外得意。
按照預定的計劃,一行人去頤和園游玩,中午一起吃飯。
姜哲最年輕,所以,只是跟著游玩。
本地的朋友當導游,熟門熟路的帶著一行人開始游玩。
“頤和園的面積,相當于4個故宮,想要半天時間走完,是不可能的。不過,我領著你們,兩個小時就能把重要經典看完,還不累。”
這位老師領著眾人來到新建宮門,介紹了昆明湖,萬壽山的來歷。
進入新建宮門,看到了銅牛和17孔橋,接著乘船游覽昆明湖。
胡老師做過攻略,就詢問帶他們游覽的老師,什么時候能看到金光穿洞。
老師笑著說道:“那個景色,要每年冬至前后的幾天,下午4點左右,才能看到,現在是根本看不到。”
雖然預想中的景色沒看到,但是不影響一行人的興致。
游覽湖面時,姜哲拍下自己喜歡的景色,也用系統悄悄的記錄。
眾人在游船碼頭上岸,看過大石船,來到頤和園的長廊。
帶著他們游覽的老師介紹,長廊的繪畫,一共14000多幅畫。
眾人游覽過程中,不時的抬頭看。
周圍的景色也很美,走在長廊上,可以說一步一景。
姜哲看著景色,不時的與記憶中的園林知識進行對照,如果有些東西能對應起來,甚至感悟到設計的巧妙,就會感覺欣喜萬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