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三人剛離開簽到的地方,就有一批人迎了過來。
沒等顧倩介紹,幾個美協的人主動和姜哲握手,寒暄。
“都是老朋友了,還介紹什么。”
“恭喜老弟。”
顧倩看著幾個自重身份的人,熱情的恭喜姜哲,作品拍賣成交,覺得好笑。
等到這幾位打完招呼,她給姜哲介紹了幾位新朋友。有來自某企業,某事業單位的畫家,現在均已經退休,也有教育系統的畫家還是某區的教研員,也有某畫院的畫家等等。
這些人當中,姜哲聽過一些人的名字,今天是第一次認識。
站在旁邊的陳嫣,有些不太舒服。因為除了這些人與自己打招呼,對于她和姜哲的關系,選擇直接忽略。
幾個人約著姜哲一起拍照,湊過來的人越來越多,讓姜哲感覺招呼不過來。
陳嫣慢慢發現了一個規律。過來交際的這些人當中,有不少男人都喜歡帶一個漂亮異性。大家既熟視無睹,也非常坦然。
想明白這一點,陳嫣在心里罵了一通。
顧倩告訴姜哲。還有幾個主管部門也會派人來,等他們到了,活動就開始。
不久,嘉賓到齊。顧倩把活動流程安排的很好,活動順利開幕。
姜哲看到汪真趕在開幕前,來到美術館。
她在這里更受歡迎,等到開幕之后,被很多人圍著。
開幕之后,顧倩邀請嘉賓參觀畫展。
考慮到有些人年齡很大,所以隊伍很松散,累了或者有事,可以隨時退出。
姜哲也在參觀的隊伍中。
因為看到了幾幅水平很高的畫,所以,打算看完所有作品。
汪真和他一起參觀。
期間,有不少人主動過來和姜哲認識。交際聯絡過后,經常會進行合影。
姜哲站在一幅作品前,與幾人合影后,繼續參觀。他發現,這些畫家中,有很多人格外會說話。那真是一句比一句好聽,只讓你肉麻,絕不會讓你尷尬。
汪真抽空對姜哲說道:“現在體會到成名的樂趣了?”
姜哲說道:“不怎么好受。”
陳嫣白了他一眼。
汪真知道,這是因為在幾次合影中,有漂亮女子,距離姜哲太近了。
“你覺得這些作品,怎么樣?”她轉移話題。
姜哲說道:“有一批作品的水平非常好。我發現,有幾位中小學和職業學校的教師,畫的很好。
以前讀小學的時候,根本看不到老師的真實水平。”
汪真點頭,表示贊同。
陳嫣指著一幅靜物油畫,向姜哲詢問:“我看到幾幅靜物畫上,有頭骨的形象,為什么要描繪這個?”
她雖然學畫畫,但是主要是為了參加藝考,對于繪畫,研究的并不多。
姜哲說道:“鮮花會枯萎,沙漏會流逝,食物會腐爛。這些形象,在歐洲靜物畫上,都有表現。
出現這種形象的意思是,人會死,不管你是誰,最終都會變成一個分辨不出外貌的骷髏。
骷髏在17世紀的歐洲靜物畫中經常出現,是為了提醒人們,人終有一死,要珍惜時間,努力工作。。
在17世紀的荷蘭,這種有象征意味的靜物畫,非常受歡迎,被稱為虛空畫派,又叫做勸世靜物畫。”
“但是,看起來很不舒服,能用來裝飾嗎?”
姜哲說道:“這就是文化的不同。我們的文化環境中,會有提醒自己珍惜時間的書法和繪畫藝術。
西方文化中,一直有頭骨的形象,甚至被用到時尚符號中。”
汪真補充:“這種象征,還有另一種意思,抓緊時間,盡情享樂。是不是很矛盾?”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