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你們濱海現在熱不熱?”
姜哲說:“熱,二十七、八度。”
“哦,你們真是溫室里的花朵!我們雙慶,現在是38、39度,偶爾還會40度。
你有時間,到我們這里來耍。你來過雙慶沒得?”周佳宇說話語速稍快,口音就會加重。
“沒去過。”姜哲想起,上一世去過雙慶,但沒機會去川美,只能在新聞媒體上看過一些。
“現在不能去,你們外地人來了,遭不住。”周佳宇拿出一部數碼相機,調出內存給看學校的景色。
“我們學校在黃桷坪,累個地方,你不要看有些臟乎乎的,那是因為靠著一個發電廠。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直到現代的建筑,都能看的到。”
姜哲看到照片中,川美大門前的街道,是灰撲撲的色調,仿佛落了一層灰,各種風格的建筑,擁擠又非常和諧的融合在一起。
“你們那兒,什么時候適合旅游?”姜哲便順著對方的話問道。
周佳宇有些自豪的說道:“春天秋天的時候,比較合適,9月份兒還是熱,一直穿到10月份還要穿短袖。不過,剛要換厚衣服的時候,就會開始下雨,有時候一直下到冬天。”說到天氣,周佳宇就會吐槽。
“不過,四月五月和十月應該是最好的。
濱海什么時候最好玩兒?”
姜哲說道:“春天,城市的顏色最好。夏天可以游泳,秋天可以爬山。”
“哎,對了,我剛才忘了說。你來雙慶,我帶你去吃泉水雞,霍(喝)桂花酒枸杞酒,美院門口,有家米線和蹄花湯,特別巴適。很多人不知道,以為雙慶只有火鍋。”
說起吃和玩,兩個人的話題多起來,也更放松。“你能去國外參展,好安逸。我到現在,還沒出過國呢。”
姜哲說道:“你在美院,跟著好老師,出國學習的機會應該很多。”
“我現在只想考龐老師的研究生,以后的事兒,我也不曉得。”
兩個人正在聊的時候,看到邢理事迎來了幾位嘉賓。
其中一位男子,很多人都認得。
這位男子穿白色短袖襯衣,頭發留的極短,臉上帶著一點愁容,帶著小眼鏡。
“這不是那位陳老師嗎?”周佳宇說道。
姜哲點頭,是他。
這位陳老師在上世紀就成名,跑到國外待了一段時間,又回來在清華美院任教。他的速寫和組畫,激勵過很多學生。
很多人因此對清華美院更加向往。這位老師雖然惹了一些爭議,但是一直游走在文藝話題中心。
“陳老師,我給您介紹幾位新會員。”邢理事給雙方引薦。
姜哲幾個人雖然很有自信,但是面對這位成名已久的人物,還是非常恭敬。
輪到姜哲時,他恭恭敬敬的問好。
“我聽朋友說過你,你在米國獲過獎,年輕有為。”陳老師也沒多說,和幾個人依次握手,就算結束。
嘉賓到齊,納新儀式開始。
嘉賓和協會負責人講話之后,五個新加入的會員領到了自己的會員證,又和嘉賓們合影。
閃光燈又一次亮起。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