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一位嘉賓站在臺上,發表對新會員的勉勵之后,一位新會員也上臺表態,加入協會以后,會如何如何創作。
前半段的儀式算是完成。
后半段,會有一個年輕畫家的筆會,這是好多活動中常有的內容。還有一個座談是關于當代創作方向研討,同步進行。
就在大家準備進入下一個環節的時候。現場卻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那位著名的陳老師,不等活動結束就急著離開。邢理事還有幾個協會代表,以及活動舉辦方,都在極力挽留。
“陳老師,你如果累了,就休息。這里有休息室也有吸煙室。”
“很多朋友等著聽您講話。”
“很多人都是沖著您才來的。”幾個說的話極為好聽,甚至有的人都說出了活動很快結束。
這位陳老師笑呵呵的邊走邊說:“我說話不好聽,聽我說什么?”
“等一會兒,這些年輕畫家還會搞一個例會,您給現場指點一下。”
“年輕人畫的比我好。不能亂指點。說的難聽了,弄得大家不好看,是吧?好了,回見。”他不由分說往外走。
盡管勸阻的人態度很好,但看陳老師態度堅決,一幫人只好往外送。
幾個人的對話,站在旁邊的人都聽到了,心中五味雜陳。
有的人想來參加活動;有的人厭煩參加活動,卻不得不來。還有的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姜哲聽到周佳宇咕噥了一聲。
“老子啥時候能這樣自在?”
旁邊一位老師看了一眼。“你莫學他哈。”
“曉得,曉得。”周佳宇也不膽怯,笑呵呵的回應。
不一會兒,去送陳老師的人回來。雖然沒能留住人,但幾個人的情緒沒受任何影響。
座談會和筆會開始。
年輕畫家們來到了一間寬敞的小展廳。
這里準備了三張長桌,可以讓大家展示技能。
參加筆會的人,包括新入會的五個人,以及愿意一試身手的年輕畫家。
很多來參加活動的人,不愿意去聽枯燥的座談,就跑來看筆會。
展廳里很快擠滿了人。
工作人員給姜哲幾人分配好展示的位置,不用自己去找。
姜哲知道要參加筆會,但沒有特意做準備。
他看過這里準備的工具,有書法、國畫的用具和水彩的用具,沒有油畫和雕塑版畫工具。
這種筆會因為時間限制,不可能給你太多時間,約定俗成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完成,就是意思一下。
參與比會的人都明白這種筆繪的要求,所以,對工具沒有過多的苛求。
大部份人都選擇一張托裱過的宣紙,或圓形或扇形的扇面宣紙(卡紙裝裱),創作國畫小品或者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