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用畫筆蘸著顏料,在畫面上簽名。
通常到這里,這幅畫就完成了。
旁邊有人起哄:“姜哲,你的書法和篆刻都好,可以在畫上蓋印。”
“對對,這樣顯得中西合璧。”
“這幅畫是協會要收藏的。”
姜哲看向秦教授和邢理事。
見他們也建議自己蓋印,就取出一枚印章,蘸印泥,在畫面的一角蓋印。
“好,這幅畫就更完美。”邢理事贊嘆。
之前,他看到了姜哲的畫。立刻想到了一個辦法,讓這次的活動更加出彩,也讓對納新有意見的人,找不到借口。
他悄悄跟姜哲商量,能不能把這張畫捐贈給協會,就掛在協會寫的辦公場所,也算是協會收藏。
姜城沒有猶豫,就同意了。
捐贈,是畫家難免不了的事情。很多畫家在晚年,都會把大量的作品與收藏,捐贈給美術館、博物館,進行收藏。
一來是為了保證自己的作品能夠很好的保存下去,讓后人看到。另外也是避免大量的作品流入市場,把繪畫價格打下來。順便還能提升一下名譽。
被協會收藏也算是提升身價。
其他四個剛加入協會的年輕畫家,沾了姜哲的光,每人有一幅作品,被協會統一收藏,作為這次納新儀式的一個很好的見證。
這個信息一宣布,很多人都表示贊同。
其他幾位畫家既感謝邢理事的建議,姜哲的努力,同時感覺自己在筆會的應付之作,拿不出手。
一位川美的老師,悄悄對周佳宇說道:“你娃兒畫了累幅畫,平常應付一下還闊以,真要拿去收藏了,有點兒丟人。我和邢理事說過了,你再畫一張,拿去收藏,把這張換回來。”
“謝謝老師,我曉得。”
其他幾位家,也存著同樣的心思。
活動結束,很多人領了小紀念品,陸續離開。
姜哲和秦老師,約邢理事中午飯。
幾個人留到最后,往外走的時候,恰好遇到劉杰也往外走。
劉杰手里空空,什么也沒拿,估計是沒什么好心情。
走到當面,不打招呼也說不過去。
邢理事先開口:“劉委員,我中午和秦教授、姜哲一起去吃飯。你有什么安排?”
姜哲和秦老師對視一眼。
秦教授開口問但:“劉委員,咱們一起吃頓便飯?”
劉杰看了看幾人,笑著說道:“謝謝,我中午已經約了人,今天實在是不方便。等改天吧。”
他看向姜哲。“恭喜你啊。之前的事兒,我也是為了工作。你別往心里去。”
姜哲聽他如此說,對于這人越發提防。“您別這么說,之前的事兒,是我年輕魯莽,以后還請您多指點。”
兩個人仿佛冰釋前嫌一般,客氣了幾句,然后在轉頭離開時,各自在心里罵了一句。
“老狐貍。”
“小狐貍。”
中午的宴請,姜哲和秦老師除了邀請邢理事和協會的幾位之外,把能請來的朋友都請來作陪。
酒至半酣,眾人說起姜哲馬上要去威尼斯的事情。
邢理事帶著些許酒意,說話也不像之前那么謹慎。
“姜哲,你這次去參展,雖然是以人的名義,但是你畢竟是咱們國家的畫家,出去也是代表咱的臉面。所以,做事要有理有節,不卑不亢。咱們不去惹什么事兒?該宣傳的要說。如果遇到有人挑釁或者遇到了一些歧視,那也不用怕。雖然是在他們的地盤兒上,但是遇到這種事兒,立刻聯系咱們的駐外人員,有些虧咱們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