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在給姜哲作品打分的時候,猶豫了片刻,也給出了不低的分數。
汪真聯系的那位評論家,看著姜哲的名字猶豫了一會兒。
評審團對于獲獎人選,沒有明面上的溝通,但是幾次接觸中,評委們對于誰的作品會最終獲獎,已經有了大概的默契。
能夠獲得提名的人,都有人支持。最終獲獎的人,必然是支持著給力。
在這一默契當中,并沒有姜哲的名字。
評論家猶豫了一會兒,給出了一個中等的分數。反正也不能獲獎,即便給一個高分也沒什么用。
他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
坐在他對面的一位評委,頭頂頭發已經十分稀疏。他也在看姜哲的名字,心中反復衡量。
為了讓自己支持的人,獲得更多的支持,他曾經跟安德魯接觸,隱晦的給出暗示。
安德魯沒有反對。
既然如此,其他人的分數,最好是低一些。但如果太低,會不會讓支持姜哲的人丟臉呢?
反復衡量之下,他給出了一個自認為合適的分數,既不會對自己支持的人造成影響,也不會讓安德魯和艾米覺得難看。
其他幾位評委,也陸續給出了自認為合適的分數。
最終,評審團按照程序,收集所有評委的打分結果。數統計票數并最終公布名單,由其他人負責。
等到裝有打分表格的保密箱,被抬走,幾個評委都松了一口氣。
“工作總算完成了。我想好好去休息一下。”安德魯說到。
另一個評委說:“我現在想去喝一杯,你們有誰要一起去的?”
有人打算回去休息,有人想去喝一杯,還有人打算找人去報功。
于是,結束工作的評論家,離開評審地點,沒有人去問評選結果。
……
雖然2003年的通訊,并不如20年后那么發達,但幾個小時的時間,足以把消息傳回國內。一些等待消息的人,啟動宣傳。
劉杰推開門,看到正在逗弄小貓的老馬。
“接到你的電話,我就跑過來。你猜中了。這小子運氣還真好,真的拿到提名了。”
“咱們不是商量好了嗎?現在的情況,沒超出咱們的預計范圍。”老馬看看劉杰,神態輕松的說道:“別生氣,好戲還在后頭。你做好準備了嗎?”
“做好了,我寫了篇宣傳,你看看。”劉杰說道。
老馬拿過稿子,看了一眼哦,“雙年展上的華國面孔。不錯,功力不減當年。”
劉杰有些不放心的說道:“不會弄巧成拙吧?”
老馬只顧看文章,并沒有回答。
……
傍晚。
汪真和姜哲以散步的速度,走向住宿酒店。下午的拜訪雖然有些麻煩,但是他們心情卻極為愉快。奔向既定目標,就不覺得多么辛苦。
夕陽余輝與水中的建筑倒影,給城市增加了一抹溫情。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