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老師也贊同:“有個學生,甚至問我,應該怎么參加圣保羅雙年展,甚至有人考慮參加下一屆威尼斯雙年展。”
“我那實在不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秦教授說道:“姜哲這次參加雙年展,所有人都沒想到。現在,有人看他的例子,就覺得自己也能參加。”
另一位老師說道:“學校的考慮,是從整體出發,不管能不能成功,鼓動大家先做起來。學校做了組織和宣傳的工作,不管成不成,都算是努力工作。”
說起學校的情況,大家各抒己見,也有不同的看法。
酒宴結束后,秦教授私下囑咐姜哲。
“無論如何,你不要飄,按部就班的朝著自己的目標走。”
姜哲沒想到,自己按照系統任務制定了目標之后,很多人受到自己的刺激,居然也有了同樣的目標。不過這樣也好,等到自己籌備參加展覽時,有很多人一起努力,也不會讓自己顯得很突兀。
喬遷請客之后,姜哲安心收集素材,可是,靈感始終沒有被觸動。
既然沒有靈感,姜哲便自己去找。
他還記得自己曾經有一個想法,把一些身邊的事情,用畫筆記錄下來。
他只要沒事兒,就背著畫具和相機,在市內寫生。
看到了一些帶有當下印記的東西,特別是一些在未來淘汰的物品,便會拍下來,甚至買下來。
牟星,付敏還有蘭馨發現姜哲在堅持寫生,也希望參加。只要沒有畫廊的任務,他們也開始跟著姜哲寫生。
周五的上午,陰天,不久就下起小雨。
行人紛紛避雨。
姜哲開著車,帶著蘭馨,尋找寫生素材。
兩人原本約定去公園寫生,趕上下雨,只好改目的地。
蘭馨建議,去她家附近的商業街寫生,那里有大棚市場和很多商鋪,人物素材豐富,也有避雨的地方,還可以停車。
姜哲駕車,按照蘭馨指點,來到商業街,尋找停車的地方。
這里有兩處市場,東面是商業街,西面有平價市場。
他一邊開車一邊和蘭心聊天。
“還記得咱們那次見面,好像也是我在附近寫生,碰到下雨。”
蘭馨想起當時與姜哲見面的場景,笑著說道:“對啊。那時我對你印象不好。后來才明白,當時自己見識少,誤會你了。”
聊起往事,兩個人有說有笑。
姜哲找到停車位。
他停車的地方,正好能看到大棚市場。
這市場約有幾十米,兩邊都是商鋪和地攤。市場上方有考式的白色大棚,整體像是一處有高大頂棚的通道。
此時,很多的顧客正在市場避雨,讓這里變得很熱鬧。
姜哲畫過一些類似的場面,但能看到一些新素材。“咱們下車,還是在車上畫。”
蘭馨說道:“就在車里畫。外面的路面太臟,別把你的車子弄臟了。”
“好。”
兩個人都帶著速寫本和寫生畫具,坐在車里,開始寫生。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