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廠子位于市區的海岸線上。廠門口周邊有幾片居民小區。其中有的船廠的宿舍區,還有一些新的商品房小區。
姜哲看著這些小區,與上一世的記憶對照。
這些小區在未來,大部分會被拆遷,會變成一棟棟新的商業高樓,高檔街區以及海邊風景。
現在,這里依舊保留著時代的許多痕跡。
胡老師站起來,說道:“車子不能直接進人家工廠,咱們要步行進去。等一會兒,工廠工會的人來帶我們一起去。”
眾人下車等待,車輛離開。
從工廠里匆匆的走出來幾個人。幾位老師上前寒暄之后,工廠的人,帶著學生們進入工廠。
距離廠門不選的一處空地上,老師安排學生排成一個半圓。
眾人先聽工廠的人,講解工廠的歷史。
“歡迎藝術學院的老師,同學們,來我們廠寫生。”
一位禿頂男子,先介紹了自己。
姓馬,在工會擔任組長。
馬組長簡單介紹,濱海船廠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這處廠區,已經是搬遷過一次的廠區。
目前廠內有4個分廠,分別是造船,修船,游艇,壓力容器。
船廠能造萬噸的貨輪,游艇,也能夠維修多種船只,承接過很多國家的訂單。
馬組長說起曾經的歷史,非常的自豪。
“大家寫生的地點,在造船和修船兩個分廠。
工地上有非常多的危險,所以,請同學們務必遵守要求。咱們工會給每個班,配備一名引導員。他負責協調,有問題,可以找他。
再強調一遍,不能去的工地,堅決不能靠近。這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考慮。”
他特別強調,寫生時,要待在安全區域。
此外,因為船廠有大片的海岸線,其中有沙灘,所以嚴禁下水游泳。
“因為這里沒有防鯊網,所以我們經常在那看到鯊魚。”馬組長說道。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油畫專業的師生,先到修船分廠寫生。
一路上,所有看到他們的工人們,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此時,有的工人還在吃飯,工人已經開始工作。
工人都會帶著專用的工作服,工作帽。帶著不同的工具。
姜哲等人的引導員,還會介紹這些人的工種。
工人們看到引導員,就遠遠的詢問。他領人來做什么?
他們聲音洪亮,中氣十足,而且很愿意開玩笑,與他們相比,學生們還有些稚嫩。
姜哲一行人來到了一處工作露天場地。
在一定距離,觀看工人們工作,已經受到震撼。
幾位工作正在焊接一個不知道做什么的大型器皿。
十月份的天氣,已經變得涼爽。但這些工人在狹窄的空間內工作,不得不爬進爬出,為了保護自己,要穿著特質的工作服。
姜哲看到,兩個工人爬出作業的空間,來到露天的休息區,解開濕透的衣服,補充水分。
引導員解釋,因為溫度太高,出汗多,所以,承擔這個工作的工人,必須輪流休息。
幾個工人汗流浹背,滿身油污,用大杯子從老式保溫桶里接水的場景,觸動了這批學生。
姜哲已經有了創作的沖動,想描繪這一幕幕生動且震撼的瞬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