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提著畫箱,反復選擇新的寫生地點,最終選定一個新的角度,快速準備好一張水彩紙。
今天,已經畫了一幅油畫,一幅水彩,距離今天結束,還有一個小時左右,他打算再畫一幅水彩。
之前的那張水彩畫,為了表現工廠船塢以及輪船的給人帶來的壓迫感,他用厚重的筆法處理,營造強烈光線下,工業結晶帶給人的視覺沖擊力。
此刻,太陽漸漸西移,光線一點一點變暗,船塢,輪船,海面以及還在工作的人,都披上了一層暖光。
這種暖光,給工廠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效果。
姜哲打算突出此刻的感受,所以選了一個更高的位置,以一個俯視角度展開畫面。
畫面遠處是寬闊的海面,海天交界以及天空。下午的陽光讓背景變得朦朧,船塢周圍濺起的煙塵,增加了近處的朦朧感,整幅畫,都帶有一種沐浴在暖光中的夢幻美感。
在朦朧中又隱約能夠看到細節。
姜哲在刻畫中,把水和顏料的特性,充分發揮出來。
此刻,很多學生已經準備結束今天的寫生,看到姜哲又開始創作新作品,紛紛過來圍觀。
很多工人也開始陸續準備收工。
有一些工人路過時,還會詢問。
“同學,你們今天什么時候結束?”
“明天還來不來?”
有學生回應,明天繼續寫生。
工人們結束工作,要回去洗漱。
有些工人住在市內或近郊,要乘坐班車,還有一些工人屬于包工隊管理,住在集體宿舍。
藝術學院的帶隊老師,一直把控時間。看到姜哲沒有畫完,就沒急著召集學生,,只是分別通知學生,如果畫完了,就可以收拾東西去廠門口集合。
姜哲是卡著集合時間,完成了作品。
光線越來越暗,在這種光線下,觀看這幅畫,覺得格外美。
今天的三幅畫,都被系統評價為精品。而且,工廠里有很多素材,讓他覺得還有可深挖的空間,今天的寫生,算得上大有收獲。可以為今后一段時間創作的創作,提供素材。
付敏和木星一直等著姜哲。
“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沒事兒,他們也在那邊兒也是等。”
畫面還沒干,姜哲只能把工具收好,騰出一只手提著畫板,讓畫面自然干燥。
“明天去哪寫生?”
“明天可能去造船工地。”
“我覺得船塢這里,還有很多可畫的內容。”
“我也這么覺得。”
“咱們可以和老師說說,明天繼續來這里……”幾個人聊著明天的計劃,來到集合地點。
工廠的小廣場上,聚集了大批準備乘坐班車的工人。
他們看到這批學生,議論紛紛。
姜哲也在觀察工人們。
此時,很多人換掉工作服,穿上了自己服飾。著裝打扮有的新潮,有的老舊。手里拿的包,也是五花八門兒,年輕一點的工人,拿著新潮的包,也有幾位老工人的黑色皮包,就是本山大叔收電費的那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