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室。
幾位老師還在看姜哲的作品。
秦教授邊品茶,邊與姜哲說起他之前的作業,一篇美術理論研究的論文。
“你對米國繪畫流派的發展研究,結合了當時的社會發展。但是,有些意思自己明白就可以,不要表露出來。
類似塑造文化英雄,鞏固文化地位這樣的意思,很多人都明白。你雖然沒有明著說,但是還是能從文章里看出來。”
姜哲聽到老師的提醒,就說道:“好,我聽您的意見。以后這樣的話少說。”
“對,自己明白就可以。”
秦教授又問道:“很多老師,包括學生,已經開始為參加明年的全國美展做準備,你打算畫什么?”
姜哲說:“我最近一直在準備這些作品,還沒有考慮后面的創作。您有什么建議?”
秦教授說:“選你最喜歡的主題,然后再結合咱們的文化氛圍。關于創作,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都是豐富的題材。
我看你畫過男孩做游戲,工人工作,老人在黃昏里漫步,這些情景在不同城市都有出現,能觸動人們的情感。
另外,你對繪畫對象的觀察細致,擅長用捕捉人物的表情,比如各種活動的瞬間,都描繪的惟妙惟肖,有感染力和表現力。
這些優點要保持。
你的畫面中,有時會出現的幽默感,盡管曾經有人會對此提出批評,但是,你不要理會。能讓人會心一笑,是給人以精神的慰藉。”
姜哲也有同感:“我描繪日常生活,是因為看的多,接觸的多。”
秦教授說道:“你對筆下人物有興趣,理解他們,那么觀眾就會產生同樣的共鳴。藝術家的創作激情皆來源于此。
繪畫,或者說美術,是視覺傳達的藝術形式。
盡管新的藝術流派思潮不斷出現,但是,敘事的作用并沒有消失。”
這時,胡老師也看完作品,走過來聽兩人聊天。
姜哲為胡老師倒茶。
秦教授笑呵呵的說道:“胡老師,說說你的意見。”
胡老師對姜哲說了聲謝謝,然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姜哲的這批作品,除了具有敘事性的特點之外,繪畫性也很突出。對形體的塑造與他以前的作品相比,構圖更加精煉,主次分明,色采濃而不艷,質樸醇厚,明顯是在探索繪畫語言。”
她看向姜哲,說道:“你能不停的進行新探索,值得表揚。至于畫面內容,我個人感覺,有新鮮感。”
秦教授說道:“都是自己人,覺得有問題,可以直接說。”
胡老師說:“我沒在米國生活過,對這些題材感觸不深。只能說,從技能上看,沒有問題。關鍵是,我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秦教授說道:“胡老師說的很實在。”
這時,其他幾位老師陸續看完作品,走過來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