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展的展廳里,只有三位參觀者。
汪真看到,姜哲與一位老人在展廳額休息區交談,不需要自己陪同,就示意自己去打電話,然后走出展廳。
姜哲對汪真示意收到。
因為參觀的人少,不需要姜哲時刻關注,所以他有充足的時間,和老人克里聊天。
“邱奇曾經創作了一幅海邊的風景畫,畫中描繪的是緬因州的一處海灘,那幅畫上有礁石,海浪以及向遠處延伸的海面。”老人說道:“哈德遜畫派的幾代畫家所營造的藝術,影響了米國很多的藝術家甚至其他藝術,我看到你的一些畫中,也有他們的影子。”
老人看著姜哲,問道:“你知道,是誰影響了哈德遜畫派嗎?”
姜哲心想,這是要考考我?他故意裝做考慮了一會兒,然后說道:“是德國藝術家弗里德里希?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是的,能看得出來,你研究過這位藝術家。
弗里德里希的藝術影響了很多后來的畫家,特別是超現實主義者與存在主義的創作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啟發,激發許多靈感。
托馬斯科爾是米國哈德遜河畫派的創始人,深受弗里德里希影響。科爾吸收了弗里德里希的藝術思想,在繪畫技巧包括內容上更是借鑒了很多,將他的藝術理念在美洲大陸發揚光大。哈德遜畫派的邱琪,比爾斯坦德,繼續發展這一理念,開創了米式風景畫樣式,又對好萊塢電影文化造成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弗里德里希才是哈德遜河畫派的真正根源。有些影片,尤其是災難片,甚至是驚悚片,在弗里德里希的話中獲得不少靈感。”
姜哲看老人說了不少話,有些累,就請工作人員為他準備了一杯咖啡。
老人接過咖啡,說了一聲謝謝,在稱贊姜哲懂得照顧人之后,繼續之前的話題:“你的一幅風景畫作品中,有背對觀眾的人物。
能告訴我,為什么那個人物都望向遠方,留給觀眾的只有背影?”
姜哲答道:“遠方意味著希望,弗里德里希的畫,雖然常常彌漫著憂郁,但是可以感受到憂郁的另一面,恰恰是希望。”
“說得好。”老人贊嘆。“在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里有時候也會出現這個形式。
欣賞你的那幅風景畫時,我還把把自己想象成男主角,面對廣闊的景象。”
老人抿了一口咖啡,繼續說道:“我看你的繪畫造型方法,學習了文藝復興風格的嚴謹和平衡,同時采用了印象派的色彩搭配。你了解過米國的印象派嗎?”
我當然了解,甚至還吸收了一些營養,姜哲想到。但是他看到老人的表情,考慮到他這么問的意圖,便答道,是看了一些,沒有詳細了解。
老人說道:“你有部分作品,色彩運用細膩,畫面生動。在現場觀看,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米國也有一批畫家,延續了印象派的理念,創作除了不錯的作品。你可以研究一下。”
姜哲給老人遞出引子。“你認為,米國印象派和法國印象派畫家相比,有哪些不同?”